洪战辉我们学习的榜样
大港中学七(9)班
主题班会:
学双百、争三好
2010年11月
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颁奖词
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
一、洪战辉事迹介绍
13岁,我们还处在温暖的童年,游乐在开心的乐园,享受着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而此时的洪战辉,却用稚嫩的肩膀开始担负全家生活的重担:伺候病情不稳定的父亲,照顾年幼的弟、妹,还要抽空寻找出走的母亲。面对如此困境,他选择的是奋斗,是坚持,是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劳改变生活,改变命运。
在读初中的3年中,洪战辉无论是晴天、雨天、寒天、暑天,总是奔忙在学校和家之间,既要刻苦求学,又要及时照顾全家人吃饭。初中毕业,洪战辉成为学校考上河南省重点高中西华一中的3个学生之一。为了挣钱读书,当时16岁的洪战辉怀揣50元钱,只身一人冒着炎炎烈日跑到城里寻找工作。一个老板被洪战辉执著精神所感动,给了他一份传递钉枪的工作。洪战辉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差使,拼命地干,一个暑假,他终于挣得了第一笔700多元工资。
来到县城读书后,一切开支都增加了,而且高中的学习压力也是初中无法相比的。但是洪战辉知道,如果失去了经济来源,父亲的病情好转、弟弟和妹妹的生活以及自己美好的理想都是空谈,于是,他把挣钱当成了完成学业之外的最大任务。为此,他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里搞起了推销。但他这一举动却引起了部分师生的反感。一次洪战辉正在某班教室推销产品,不料该班班主任突然出现他面前,斥责道:“你是来读书的还是来当小贩的?你家再困难,这些赚钱的事情也该让你父母去做!”洪战辉没有辩解,强忍住泪水,收拾起东西离开了教室。然而,他没有因此而放弃推销,他认为:做再小的事,挣再少的钱,只要是努力得来的,一分一厘都值得自豪,“苦难的经历是我们博得同情的资本”。
洪战辉上高二的时候,父亲的精神病又犯了,为了借钱给父亲住院治疗,他跑遍周围几个村子,求了几乎所有的亲朋好友,两天才借来40多元钱。迫于生活的压力,洪战辉不得不辍学,挥泪告别难舍的校园。直到妹妹大了一点,父亲的病情也有所控制,他才重返校园。“不读书不学习没有知识是不行的!”这是他的切身体验。在老师的帮助下,洪战辉得到特许带着妹妹回到高中学习。他说:“我不能倒下去,我要考上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
2003年6月,断断续续读了5年高中的洪战辉终于以490分的成绩考取了湖南怀化学院,带着妹妹开始了大学旅程。艰苦的生活让洪战辉学会了友善、勇敢、坚强与责任,自立、自强的他谢绝了社会各界对他提供的财力与物力的帮助。他一如既往地用自己已经具备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不断地改变贫穷的劣势,奔向光明前程。
洪战辉的生活片段
在湖南怀化学院的校园内,每天早上一位23岁的男生,都会用自行车,把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送到石门小学,晚上再接回到他们的住处—男生宿舍下的楼梯间。这位男生就是2003年从河南省西华县考入怀化学院经济管理系的洪战辉。而那位小女孩和洪战辉并没有血缘关系,是犯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捡来的弃婴。由于母亲离家出走,这位捡来的妹妹,而由他一手带大。从洪战辉读高中时,他就把一直把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如今已经照顾了12年。一直没有穿棉衣的洪战辉穿上了毛裤,看着一个小女孩做作业。洪战辉其实并不想穿这么早的棉衣,因为这将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12月4日中午,连续的几天冷风吹过,难以阻挡的一股冰凉如锥子一样穿透着人的每一个毛孔。
在湖南怀化学院的一个宿舍楼的楼梯间里,一直没有穿棉衣的洪战辉穿上了毛裤,看着一个小女孩做作业。这是一个普通的星期天,一个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洪战辉其实并不想穿这么早的棉衣,因为这将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小女孩是洪战辉的妹妹,12年前捡来的妹妹。12年的岁月并不算短暂,小女孩已经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长成了一个懂事的小学生;12年的岁月也不算漫长,洪战辉用一种纯真的兄妹之情照顾着这个并无血缘关系的妹妹。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东夏镇洪庄村,这是一个普通的豫东平原上的小村庄,一条土路通往3公里远的镇上,是西华县偏远的地方。镇上离县城有30公里,被一条曲曲折折、坑坑洼洼的乡村公路连结着。 1982年,洪战辉就出生在这里,在他12岁之前,和众多农村的男孩子一样,有着一个天真烂漫的童年,父亲、母亲、弟弟、妹妹和他共同组成的家庭生活的尽管艰苦但也很幸福。可突然的一天,他的生活改变了。1994年8月底的一天中午,一向慈祥的父亲从洪战辉的姑母家帮助干活回来,突然无缘无故地发起火来,他瞪着眼睛,任何人都阻挡不住他砸碎了家里所有的东西。小战辉和弟弟从来没有见过父亲这个样子,恐惧的站在门外,目不识丁的母亲根本劝不住父亲的举动,和尚不谙人事的妹妹蹲在门旁哭泣。
最可怕
洪战辉我们学习的榜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