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之间异性交往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文献综述
摘要: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因、目的、过程、心理状况等特点在各个年龄阶段是
有一定差异的。随着青少年认知水平的提高,对“性”的初步认识,交往不再只
是单纯地为了寻找玩伴, 交往的目的性逐渐提高, 心理过程也更为复杂。 本文介
绍了各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在异性交往方面的内在(心理过程)和外显(方式)
特点,异性交往的心理功能, 以及影响他们交往的因素, 并对当下青少年异性交
往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反思。
关键词:青少年 异性交往 性 心理过程
青少年, 是人类发育过程中的一段重要的时期, 介于童年与成年之间, 是人
们走向成熟, 实现社会化的必经之路。 在这个时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 异性交往
是青少年们走向社会化不可缺少的一项“任务” 。学会同异性的交往是青少年时
期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正确引导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身心素质健康
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各阶段青少年异性交往的特点
青春期早期,性意识的觉醒
进入了青春期的青少年心理日益成熟,对“性”与“性别”的认知区分程度
加深,性意识的发展通常以不同外观的吸引和接触的形式表现出来, 加上刚步入
异质社交性时期的青少年的主要愉悦和满足来自多方面的交往, 包括同性友谊和
异性友谊(彭庆红, 2000)。
生理学上,这个阶段的青少年下丘脑和垂体前叶迅速发育 , 并分泌出和成人
几乎相同的激素。雄激素和雌激素相互作用 , 促成了青春期生长激增 : 身高迅速
增长 , 体重不断增加 , 第二性征逐渐出现 , 性意识 ( 第三性征 ) 开始觉醒。此时的青
少年 , 相互间充满了神秘与探究欲望, (梁治造 李万兵, 2002)从而引发对于与
异性交往的好奇与冲动。 但是,在最初阶段, 青少年们是以相反的方式表达对异
性的兴趣,从表面上看是对异性的排斥,而不是接近(林崇德) ,以此来吸引异
性的注意。
青春期中后期,心理认知水平高度发展,爱情的产生
在此时期的青少年心智愈发成熟, 正为步入成年做准备。 异性之间相处融洽,
交往方式不再是幼稚的反向行为。 这个阶段的青少年自我意识主要是关于自己的
特长、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觉( Byrne,1986),所以
他们会对于自己兴趣能力相似、 外貌得体、 三观端正或广受他人欢迎的异性产生
好感,产生朦胧的爱情体验。但是在前期,男女双方一般不会公开自己的情感,
在许多情况下这是一个永久的秘密, 因为,随时间流逝,青少年各方面愈加成熟,
价值观念不断调整,这种感情会渐渐淡化,甚至消失(林崇德) 。
成年早期,更加的成熟,情感的需求
成年早期的青少年身心发展逐渐成熟, 异性交往有利于他们的情感稳定和心
理补偿 ; 有利于智力开发和人格完善。在他们所处的学校与社会过渡时期,成年
早期的青少年更需要与异性交往(高丽, 2012)。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生理发
育基本完成, 性意识已趋于明朗, 他们渴望得到异性朋友的关怀, 感情上的交流
和理解, 希望能够体会对自己有好感的异性的关心、 爱护, 体会依赖别人和被依
赖的感觉。
另一方面,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正处于从家庭向社会过渡的时期, 往往会有长
青少年异性交往文献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