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CJYZ193045贡献
护理专业《五官科护理学》护理专业《五官科护理学》
第5章耳鼻喉应用解剖生理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制作
本章内容将分为5 本章内容将分为5个部分讲述
耳的应用解剖生理鼻的应用解剖生理咽的应用解剖生理喉的应用解剖生理气管及支气管的应用解剖生理
第 1节耳的应用解剖生理
耳的应用解剖
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3部分
外
耳
包括耳廓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和耳廓
由皮肤,软骨膜和软骨支架组成。
外耳道
耳廓
外耳道
- ,外1/3为软骨形,外1/3为软骨部内2/3为骨部 2/3为骨部
耳
廓
外耳道
软骨段--外软骨段外1/3
骨性段--内骨性段内2/3
中耳
由鼓室、鼓窦、由鼓室、鼓窦、乳突和咽鼓管构成
鼓
室
上鼓室
鼓膜紧张部上缘平面以上
中鼓室
上下鼓室之间
下鼓室
鼓膜紧张部下缘平面以下
鼓室( 鼓室(tympanic cavity)为含气空腔, cavity)为含气空腔,分外、内、前、后、顶、底六壁
咽鼓管
?咽鼓管是沟通鼓室和鼻咽的管道咽鼓管是沟通鼓室和鼻咽的管道?外1/3为骨部,内2/3 为软骨部为骨部, 外1/3为骨部?咽鼓管内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咽鼓管内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咽鼓管内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纤毛运动方向朝向鼻咽部
短、平、宽
儿童与成人咽鼓管的比较
鼓窦(tympanic antrum)为鼓室后上方 antrum) 鼓窦( 的含气腔, 的含气腔,向前经鼓窦入口与上鼓室相通,向后下连通乳突气房乳突( process) 乳突(mastoid process)根据气房发育的程度,分为气化型( 程度,分为气化型(pneumatic type)、板障型(diploetic type), type)、板障型(diploetic type),硬)、板障型化型( type), ),混合型化型(sclerotic type),混合型 type)。(mixed type)。
鼓窦与乳突
鼓窦
乳突
内耳又称迷路(labyrinth), ),分为骨迷路内耳又称迷路(labyrinth),分为骨迷路和膜迷路,两者形状相似, 和膜迷路,两者形状相似,膜迷路位于骨迷路之内。迷路之内。为致密的骨性结构,包括耳蜗、骨迷路为致密的骨性结构,包括耳蜗、骨半规管和前庭由膜性管和膜性囊组成, 膜迷路由膜性管和膜性囊组成,借助纤维束固定在骨迷路内。分为椭圆囊、球囊、固定在骨迷路内。分为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和膜蜗管
内耳内耳-骨迷路
包括耳蜗,前庭和骨半规管包括耳蜗,
由椭圆囊,球囊,膜蜗管及膜半规管组成由椭圆囊,球囊,
内耳内耳-膜迷路
耳的生理
听觉功能
空气传导 2. 骨传导
平衡功能
前庭视觉本体感觉
第2节鼻的应用解剖生理
鼻的应用解剖
鼻(nose)由三部分构成: nose)由三部分构成由三部分构成: 外鼻鼻腔鼻窦
一、外鼻
三边形锥体, 三边形锥体,突出面部各部名称见右图
外鼻
外鼻外鼻软骨支架主要由鼻外侧软骨和大翼软骨组成,骨支架则由鼻骨、软骨组成,骨支架则由鼻骨、额骨鼻部和上颌骨额突组成。和上颌骨额突组成。
外鼻
鼻的皮肤特点:骨部皮肤薄而松, 鼻的皮肤
第5章 耳鼻咽喉应用解剖生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