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节目简介.doc


文档分类: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苗侗村落文化进中南
在古老的巫水河畔,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绥宁,在美丽的湘西南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叫绿洲,特别是被誉为绿洲明珠的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高谷幽,古木参天,村寨林立。千百年来,苗族,侗族同胞在这里繁衍生息,和睦相处,共同坚守和传承着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本色。2013年黄桑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组建了一支苗侗村落文化表演队。表演人员均来自黄桑苗乡侗寨的农民,他们将平时生活场景以表演的形式再现给各位观众。所有节目均由本土人士原创。表演队的成立得到了绥宁县委县政府和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特别是胡彬彬教授几次亲临现场指导,才得以逐步成形。才有幸步入中南大学之门。
此次苗侗村落文化进中南,由绥宁县黄桑苗侗村落文化表演队承担,以篝火晚会的形式展现苗侗文化生活场景
《祭火》
远古以来,苗侗人崇尚火,一生都与火有缘,他们认为,火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带来熟食,驱赶了凶猛的野兽,驱赶妖魔与邪恶。施恩惠于人类。于是苗乡侗寨有了祭火的传统。祭火时,先由祭师以神的名义点燃火把,再由寨中青年男女依次从祭师手中点燃火把,恳请寨中德高望重的寨老点燃篝火。待篝火燃起,全寨男女老少,围绕篝火舞蹈、祈福。齐颂“火啊!神赐的火,生命的火,驱逐部落的瘟疫,带来子孙的荣康。”
《祭狗》
天荒远古以来,南蛮之地,人们饮毛茹血,苦不堪言。某日一神犬漂洋过海,以狗尾粘稻种,赐予苗侗地区,才有了五谷。因而人们对神犬很是尊重,设坛祭拜,每年稻谷成熟时节,一般为农历七月十五日定为尝新节。举行祭狗神仪式。“青草不忘露水情,子孙报答天狗恩。”祭祀开始,由师公上香,请狗神,并由法师做法驱赶妖魔鬼怪后,众人拜祭,对狗进行歌功颂德。招集寨中所有的狗,分享美味佳肴后。人们开始品尝由狗神赐予的食物以表谢恩之意。如今苗侗地区人们吃饭时,第一瓢饭是给狗吃的。此习俗代代相传
目前在黄桑还有一蒙姓苗民完好的保留一整套祭神狗的流程。据说已传承十六代。
《侗寨夜歌》
在每年春节冬闲期间,爱唱歌的侗族人,都会到寨子里的鼓楼里。围着火堆唱侗歌,从晚饭后一直到凌晨一两点才散去。他们所唱的歌,内容丰富多彩。有关于爱情的,孝敬老人的,养育儿女的,劳动生活的,喝酒的,趣味问答的,几乎无所不有。特别是青年男女表达爱情的最好时机。男的抱着侗琵芭,边弹、边唱、边跳尽情表现,女的打着花伞,半遮半露,边唱边跳寻找意中情人。可以说侗族婚姻大多是以《侗寨夜歌》促成的。
《多嘎多耶》
《多嘎多耶》侗语音译,汉语的意思是“唱起来,跳起来”即“唱歌跳舞”的意思。这首歌是著名歌手春雷和著名词曲作家温喆在绥宁、通道等侗族地区采风时所创作的一首侗族风格的歌曲,歌曲在湖南卫视春晚演唱后引起极大反响和广泛的关注。由本土歌手,阿苗千千演唱的《多嘎多耶》,更具浓郁的乡土韵味。
《哭嫁》三部曲
苗族婚俗《哭嫁》向观众展示了一副浓烈的绥宁民俗风情画,《哭嫁》三部曲由《哭嫁》《迎亲》《打洞房》组成。《哭嫁》由“梳妆、哭嫁、出门”三个情节组成,新娘出嫁前都要哭嫁。少则三天,多则半个月。届时,村寨中相好的姐妹都来陪哭、对哭。哭嫁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哭父母”“哭兄弟姊妹”“哭离闺门”等。将离别、恋念、喜悦、激动之情交织在一起。《迎亲》由迎亲队伍将新娘请上花轿,苗家汉子们抬着花轿唱着《花轿歌》在媒婆的引领下,向夫家走去。边走边唱、边嬉戏、风趣幽

节目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雾里行舟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8-10-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