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城市棚户区(厉山老镇)改造项目房屋征收工作
中预防社会稳定风险的基本做法和效果
厉山老镇, 基础设施落后, 区域建设年代久远, 房屋建设密度大,
大部分道路狭窄且没有硬化,长约 1800 米的主街道仅 3 米宽,供水
系统陈旧,供水管道破损严重,供水无保障;排水系统为老式下水道
且己大部分堵塞,无法正常排水,地面污水横流;供电系统容量严重
不足,线路老且成蜘蛛网状,纵横交错,极易引发火灾,安全隐患突
出。其他配套设施也严重缺失,该区域内 1478 户人家,仅有四座老
式公厕,臭气熏天;没有生活垃圾中转等环卫设施,环境卫生差,垃
圾遍地,没有设置消火栓等最基本的消防设施,也没有消防通道,一
旦发生火灾,救援十分困难,房屋结构落后,砖混结构占 40%,砖木
结构占 45%,土木结构占 10%,己倒塌房屋 85 户, 400 余户房屋面积
在 60 ㎡以下,土木和砖木结构房屋内没有设置卫生间;临二桥道路
边 95 户住房, 与公路形成负 12 米高差。 棚户区的居民群众将这种居
住环境形象的称之为“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夜里一抹黑,不是
停水,就是停电”。
全国最年青的县成立后, 为了解决群众落后的居住状况, 提升城
区形象,与神农故里风景区相匹配,形成商贸、旅游居住为一体的新
型城市。县委县政府决定, 对厉山老镇实行棚户区改造。为了把好事
办好,实事办实,确保社会稳定,提升社会效益,我们在实施棚户区
改造过程中的基本做法和效果,汇报如下:
一、认真深入细致的进行民意调查,取得广大住民的支
持和配合
2010 年 7 月 16 日,县委县政府组织房产、国土、居委会、拆迁
公司、评估公司等对该片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为期 2 个多月的入户调
查摸底工作, 充分掌握了规划改造范围内房屋及其附属物的现状, 并
对其进行锁定, 同时对片区住民的愿望和诉求进行了摸底, 支持拆迁
率约为 80%。根据《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有关内容及精
神,县委县政府经研究决定正式成立随县城市棚户区(厉山老镇)改
造项目建设指挥部,指挥部成立后,组织所有工作人员分成四组,深
入住户,进行了民意问卷式调查,其支持棚户区改造支持率为 85%。
不支持率为 3%,未表达意见为 12%。
二、依法制定征收补偿方案
房屋征收涉及到被征收人的切身利益, 也是敏感问题, 确保征收
方案的合法、合理、可行是实施房屋征收的基本工作。为了使方案合
法、合理,并使极大部分住户认可,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第一严格
依照《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三章之规定。二是邀请市
房产局专家、评估公司、拆迁公司专业人员 20 余人,参加制定论证
方案。 三是电视网络上调集全国多个城市(如上海、重庆、福建、
武汉、襄阳)的征收补偿方案予以参考。四是组织征收范围内的群众
代表参加座谈,出谋划策, 先后组织了十余次。五是根据入户调查居
民的建议,集中十余条,归纳后容入方案中。如:根据群众代表吴厚
珍提出的“住改非房屋调换经营房屋” ,如何认定补偿,征收部门考
虑实际情况, 将方案修改为住改非房屋有合法征照的可以有条件调换
经营用房。张桂芳提出“按成本价优惠购买面积, 10 ㎡较少”征收
部门考虑到征收范围内小户型面积较多
随县城市棚户区(厉山老镇)改造项目房屋征收工作中预防社会稳定风险的基本做法和效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