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强夯法抛石挤淤施工技术方案
湖南省湘潭荷塘至飞龙桥(芙蓉大道二期东二环
南段)道路工程
(K6+~K10+840)
(清水支线K0+000~K1+)
软
基
强
夯
置
换
法
施
工
方
案
衡阳公路桥梁建设有限公司
二Ο一三年四月
路基强夯置换抛石挤淤法
施工技术方案
一、变更理由
本合同段施工里程起于荷塘乡清水村K6+,终于湘潭市飞龙桥K10+840,其中包含清水连接线K0+000~K1+,全长约为
Km。主线路线大致为南北走向,途经清水村,于高月塘跨湘黔铁路,在飞龙桥与107国道相接;清水支线起点位于五爱村107国道,向东在清水村小学北侧与主线K6+。路线行经地区多为耕地、居住区,部分为荒山,杂草丛生,降水量充沛,地表水系发达,多鱼塘、水田、沟渠等。
本合同段内路基塘堰、水田的按设计图纸处理方法主要有:整体式强夯置换抛石挤淤和排水挖淤。当淤泥深度小于3m时,采用排水挖淤换填法,当淤泥深度大于3m时采用整体式强夯置换抛石挤淤法。强夯置换是地基加固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强夯施工工艺在建筑场地上形成一定深度的夯坑,在夯坑内回填高强度、低压缩性的置换材料,利用夯能打入软土层中,在地基中形成结构密实、有较高承载力的置换体;在通过满夯桩间土,使之充分排水固结,形成复合地基,从而改善软土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能。此法施工设备比具有较简单(一台起重设备带夯锤一个和一台推土机)、操作简便、劳动强度低、施工安全、施工速度快、材料价格低廉、且易于获取、效果显著等优点,主要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软土地基。经现场核实本合同段软基强夯
置换抛石挤淤段落及数量如下表:
软基强夯置换抛石挤淤工程数量表
二、软基强夯置换抛石挤淤施工方法
(一)、测量放样:
施工前,会同监理工程师先对鱼塘面积、淤泥深度进行测量,确定其淤泥厚度及施工工艺。
(二)工艺流程
修建施工便道表面平整布置夯点机械就位夯锤起吊至预定高度按设计要求重复夯击低能量夯击表面松土
(二)、抛投片石:
抛石料径下大上小,原则是大于50cm的石料抛于塘底。用自卸汽车将石料运至抛投现场塘堰边缘(严禁直接向塘堰中直接倾倒),
先用挖掘机进行分选抛投,即由挖掘机将大粒径的片石均匀分层抛投。直至片石露出淤泥面或水面,然后由推土机将小粒径的片石推平嵌缝。当路线从塘堰的中间穿过时,挤淤从路堤中心呈等腰梯形向前和两侧抛填至路基宽度,使泥沼及软土向两侧挤出;当路线从塘堰的边或角穿过时,则从塘埂向塘堰中心抛投,并使泥沼及软土向塘堰中心挤出。为了增加挤淤效果,抛石采用推土机和挖掘机配合进行,方法为进占法。抛投至淤泥面或水面以上30~50cm后即可进行强夯处理。
(三)、强夯施工:
经监理及业主同意,强夯施工工艺按点夯,满夯施工。点夯击遍数为2遍,每点夯击次数大于8击。点夯单击夯击能3000KN*m,满夯单击夯击能1000KN*m。
,面积为5m2的铁锤。锤中均匀设置5个上下贯通的排气孔,孔径为30cm。
夯击点位置具体布置及点夯击点与点之间的间距如下图
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细颗粒土,必要时夯击遍数可适当增加。最后再低能量满夯2遍,满夯可采用轻锤或低落距多次夯击,锤印搭接。
,强夯施工工艺按点夯,满夯施工。点夯击遍数为2遍,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细颗粒土,必要时夯击遍数可适当增加。最后再低能量满夯2遍,满夯可采用轻锤或低落距多次夯击,锤印搭接。
1、有效加固深度:
H≈a(Mh)^1/2
式中 a——修正系数,,,—;
H——有效加固深度(m);
M——夯锤重(t);
H——落距。
,面积5m2,实际影响有效加固深度的因素很多,除了锤重和落距外,还有地基土层的厚度和埋藏顺序、地下水位以及其他强夯的设计参数等都与有效加固深度密切相关。
,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下列数值:;;;
(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间隔时间取决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至少不少于1周。
,采用等边三角形布置。
路基强夯法抛石挤淤施工技术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