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那就是远离家乡时给父母亲朋写信,而写信一般都是寄托我们之于父母的思念,朋友的想念之情,在信里告知其我们的现状并同时寄出我们的祝福以便于加强同他们的联系和了解。然而一本由朱光潜先生著述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书信集子却有别于平常的书信,显得如此别开生面。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作者在英国读书期间而创作的,由开明书店出版,犹如作者所言“开明”是“启蒙”之意,争取的对象是以中学生为主的青年一代。书中所展现的问题是一剂给青年人的解答成长烦忧困苦的良药,它们将带领着我们走向另外更为深邃宽广的世界。使得我们在阅读他的十二封信的时候,能够感知信中的奥秘,获得心灵的启迪。
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构建。
1、本书的创作背景、主旨及其主要的呈现方式。
雄关漫道人生路,它让我们懂得人生路不可能永远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在一个人人生阅历和经验匮乏的青年时期。青年人在单程的人生路上必然会经历暴风雨地侵袭,而后成长中的问题亦会随之而来。朱光潜先生的这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为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处于迷惘彷徨状态中的青年们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而写作的。这本书原本以中学生为主要的读者对象的谈人生修养问题的著作,但是在出版之后在广大的青年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正如夏丏尊先生给这本书作序时所言:“各信以青年们所关心和应该关心的事项为话题,作者虽随了各话题抒述其意见,统观全体,却似乎也有一贯的出发点可寻。就是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道破了这本书的主旨所在。在文本的呈现方式上,作者又以细腻的笔触将我们青年一代可能遇到的问题以书信体的方式呈现在读者朋友的面前。在看似朋友间通信的闲聊中,说明问题、讲出道理。让作为读者朋友的青年一代顿生豁然开朗之感。这种以书信体的方式加之作者轻松幽默的口吻,使我们在温馨和谐的情感氛围中感知其谆谆教诲之意。
2、本书的审美风格突出地展现。
全书是一本书信体的集子,我们知道用书信相互问候、鼓励和祝福,有利于人们彼此间的情感联络,而本书作者就是在书信中采用以朋友的口吻和姿态同读者进行交流,这样使人在轻松雅致的环境中感受其对于青年人深深地期待。让作为读者的青年朋友在亲切地交谈中感觉很自然惬意的同时更愿意接受作者所给出忠实而又有益的建议。这是十分耐人寻味的,在阅读书信的过程中不仅作者和读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还能够使读者朋友感受作者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候严谨学术态度。在风格上,作者的清新淡雅之风引领着全书;在形式上,又具有逻辑层次之美。作者注重在朋友间的平等的交谈中传达自己的思想见解,在引用例子时注重浅显易懂,用语相当地幽默风趣,就这样作者把深刻的人生哲理说得明白晓畅又十分的透彻。这就好比“这十二封信源自朱光潜先生笔下汩汩流淌的,恰如长者劝导似的语重心长,如老友交谈般的诚恳真挚,读来亲切自然,受益颇多。”(该书再版说明)。这样让我感受到大家的风范,在无功利的世界中感知它独有的审美风格。在作者的带领下获得解决问题的有益方法;开阔了我的心胸和视野;教会了我如何面对成长中的问题。
二、阅读完这本《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它所给我的感触是颇多的,但总体上分为以下几点:
(一)、初读文本给我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体验。
《作者自传》中曾言:“这本书反应当时一般青年知识分子的心理现状,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阅读感受)(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