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病合理用药
抗癫痫药物应用总原则
抗癫痫药物选择
抗癫痫药物相互作用
抗癫痫药物毒副反应
抗癫痫药物应用总原则
癫痫(epilepsy,EP) 是一组以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的慢性疾病。痫性发作系脑部神经细胞病态过度放电引起的一过性大脑功能紊乱。它代表中枢神经网络最严重的病理状况。临床上依异常放电累及的部位不同,癫痫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自主神经、精神等不同程度障碍,或兼而有之。每次发作或每种发作称为痫性发作,同一患者可有一种或数种发作。癫痫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
抗癫痫药物应使用最少的药物和最小剂量完全控制发作,同时药物应用过程中不产生明显的毒副反应。
治疗癫痫发作尽量应用一种药,有70%-80%的癫痫患者通过单药治疗即可获得满意效果。单一用药有利于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观察。可减少不良反应,减轻经济负担,服药简便,有利于提高服药依从性,并减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选用一线药物单药治疗时,初始计量效果不明显时,不要急于更换药物,首先要调整剂量,使用达到最高可耐受剂量。经充分剂量仍不能控制发作时,再选用第二种AEDS。
具体用药原则如下:
1、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至控制发作为限;
2、单一用药,无效时才考虑合用,一般不超过3种;
3、有规律服药;
4、不宜随便换药,确需换时,应在逐渐减少原用药物的剂量同时,逐渐增加新用药的剂量,防止诱发发作;
5、坚持长期治疗,可减少复发,一般多在1~2年内逐渐减量直至停药;
6、坚持逐渐减量停药原则;
7、用药时注意不良反应,如皮疹、皮炎等,定期查血、尿及肝功能;
8、用药时若有嗜睡症状,应加服咖啡因(~,3次/日),或麻黄碱(25mg/次,3次/日);
9、患者应生活规律化,忌烟酒,低盐少水饮食,不要过饱,避免过度紧张,忌激烈运动,避免高空、水边及机械电机旁工作,以免发病时发生危险。
10、孕妇服药有潜在致畸可能,应加注意。
药物选择
根据发作类型及治疗效果,同时考虑药物的毒性。失神小发作首选乙琥胺或丙戊酸钠;儿童和青春期肌阵挛发作首选丙戊酸钠或丙戊酰胺;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首选丙戊酸钠或苯巴比妥;单纯部分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复杂部分性首选卡马西平、扑米酮;有中央-颞部或枕部棘波儿童良性癫痫首选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Lennox-Gastaut 综合症首选丙戊酸钠或氯硝西泮;West综合症首选氯硝西泮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效不佳可合用或改用氯硝西泮和泼尼松。
一常用于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
1、苯妥英钠(大仑丁)Dilantin,Phenytoin Sodium:特点:作用较强;疗效高;为大发作首选,对精神运动性发作次之,对局限性发作也有较好疗效,但对小发作无效甚至恶化; 无嗜睡作用;安全范围大;作用缓慢,口服一般需3~4天才显效,用于预防发作及维持治疗;而控制症状则以苯巴比妥为主。苯妥英钠抑制了Na+内流,从而使细胞静息电位负值增大,加大与阈电位的距离,提高了脑细胞的兴奋阈,稳定膜电位,从而阻止了病灶放电的扩散。还能使脑中抑制性递质g-氨基丁酸的含量升高,这也与其抗癫痫作用有一定关系。苯妥英钠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及舌咽神经痛有止痛作用,可能与稳定神经细胞膜电位有关。对洋地黄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较佳。应引起注意的不良反应主要有:
(1)齿龈增生: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发生率约20%,因其抑制垂体-肾上腺系统,抑制ACTH、糖皮质激素分泌,使胶原组织增生。维生素C或保持口腔卫生可减轻此增生,停药3~6个月可消失。
(2)长期服用可致佝偻病和骨质软化:药酶诱导剂可加速维生素D代谢,致缺钙。用D3和钙剂可预防和提高疗效。
(3)久服骤停可引起发作,甚至诱发持续状态:
(4)其它:略。中国中医药研究中心李艳芬提醒癫痫病患者在选择抗癫痫病用药时一定要小心,不要盲目用药,一定要选择对症的药。
2、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Luminal:抑制大脑皮层运动区,提高惊厥阈,直接抑制病灶放电,又能限制放电扩散,使大发作脑电恢复正常。作用快,维时长(6hr),毒性低,安全性较大,可作控制大发作首选;对小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的疗效差。不可突然停药,长期应用可致成瘾。
3、扑米酮(去氧苯巴比妥,扑痫酮)Primidone,Mysoline:在体内转化为苯巴比妥和苯乙基丙二酰胺(PEMA),对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及局限性发作都有较好疗效,但不如苯妥英钠。儿童对其有耐受性,故用量较大;体内消除较慢,长期应用有蓄积性;不可突然停药。
二常用于癫痫持续状态
1、地西泮(安定)Diazepam,Valium:苯甲二氮卓类,静注显效快,为持续状态首选,对大发作作用
癫痫病合理用药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