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式写作教法”攻略
相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习作是需要教而且是可教的,关键是要遵循习作教学规律,从文心培塑、技能学习、习惯培养三个层面循序渐进,经历“自由――规范――自主”三个阶段,形成非线性螺旋上升的学习过程,就能真正达到“不教而教”的境界。“童化作文”教学在小学不同学段倡导与之策应的教学攻略:
一、自由尝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写自己想说的话”“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所以,习作教学首先要把自由还给学生。我会让学生有一段自由写作的经历,“不教”作文,不设专门的写作课,不专门进行写作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这个阶段的“教”体现在对学生的鼓励、欣赏和帮助上,体现在教师和学生一起动手、动嘴、动眼、动耳、动心,在说话、阅读、游戏、活动、幻想的过程中激发言说欲望,并诉诸口语、文字与别人交流分享上。
一句话。这个阶段要培塑学生写作的自由心、诚恳心,让他们感觉写作是自己的事情,就是把想说的话表达出来;写作又是特简单的事情,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哪怕只是一句话。所以,我从要求学生每天写一句话开始他们的写作之旅,不管是什么内容都可以写,只要是自己想写下来的。在这样的要求下,孩子们会畅快地抒写,写作也就自然地发生。其间,教师可通过朗读、展示等方式鼓励写得真、写得好的学生,慢慢引导他们试着写几句话,从一周的写话中挑出一句来写成一小段。
随文练。叶圣陶先生不主张专门教作文,他认为“教阅读教得好,更不必有什么专门的写作指导”。所以,这个阶段我们应从阅读入手,从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方面给学生一个“原型启发”,进行随文练笔。随文练有仿写、补写、扩写等,形式自由,注重一练一得,不随意拔高要求。在低年段,还可多进行读写绘,以“读”为主,以“写绘”为辅,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想象与表达能力,并且实现绘画语言和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的奇妙结合。
涂鸦墙。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而言,要注重培养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展示的习惯,所以,我利用教室板报设置涂鸦墙,并使用积分奖励制鼓励他们。一开始,只要有展示的、展示数量多的就能得到积分;然后可以根据学生对展示的写话的喜欢度给予相应的积分。这样就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二、素描学习
写作毕竟是有“技”可循的,所以,学生要有一个规范学习写作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这个过程,曹文轩先生称之为“素描”,他认为:“模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就像学画一样,学画要从素描开始。”所以,我把这个阶段称为“素描学。在这个阶段,“童化作文”要求培塑儿童的丰富心、细腻心。笔者会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给他们布置一些明确的观察任务,去观察周围一切可感的人、事物和现象,引导他们在观察中做到准确、细致、深入,在观察中融入自己的思考,不断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并反映在写作中。比如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熟悉和陌生的人,写写他们的外貌言行,了解他们的性格和特点,猜猜他们的职业和兴趣爱好,等等;比如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动物植物,写写它们的外形,了解它们的生长规律和生活,我采用
“任务达成度”的方式进行评价,这样既可以保护学生对观察和写作的兴趣和信心,也可以指导学生怎样进行改进和提升。
细节训练。课程标准将第二学段的写作定位为“习作”,“习”就是练习而掌握,所以,笔者着重指导学生进行细
“阶梯式写作教法”攻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