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社会行为》教学设计方案.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社会行为》教学设计方案
开阳县第五中学蒲毅
课题名称
《社会行为》
科目
生物
年级
八年级(1-2)班
教学时间
一课时(45分钟)







1、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很多,如大象、蜜蜂等,学生对本节内容会很感兴趣。但要引导其把握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即群体中的分工与合作,从而认识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
2、虽然在初一就已接触了探究实验的相关内容,但几乎都是半选择的给学生答案了,而真正独立的提出探究的问题、进行方案的设计并贯彻实施,对一部分学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要注意问题的创设,从而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群体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拒绝残害生命的现象发生。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探究蚂蚁的多种行为。对比观察四种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中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三、知识与技能
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教学重点
1、动物的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
2、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
教学难点
1、社会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
2、探究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实施。




教师准备:
1、搜集社会行为的动物的文字资料、图片、录像片。
2、设计并制作课件。
3、录像片段(动物世界)。
4、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参考情境。
5、和学生一起到周围环境中观察动物的行为。
学生准备:
1、收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资料、图片、录像片。
2、仔细观察蚂蚁、蜜蜂等社会性昆虫的行为。
3、预习探究实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探究问题,小组确定本组选题,初步拟订探究方案。
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导入
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蚂蚁、狗、猫等一些身边动物的取食过程。
问:?

学生发言。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领学生走入生活
新授
群体生活的动物具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
教师引导学生在以上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最终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社会行为的特征。
学生能提出很多问题。如:群居动物内部不同成员之间是如何分工合作的。首领都是执行一样的功能么?
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意识。
社会行为的特征:
群体内部形成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群体形成等级
 
白蚁的社会分工:雌蚁、雄蚁、工蚁、兵蚁。
哺乳动物的群体中有等级
放录像:白蚁和狒狒的群体生活。
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录像,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白蚁、狒狒群体的社会行为特点。
问题:
?它们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为什么?
   
学生看录像回答问题,在此基础上热烈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带着问题观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的参与到分

《社会行为》教学设计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水月
  • 文件大小101 KB
  • 时间201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