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合川口腔医院
临床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当发生职业暴露后你如何处理?
①自行用消毒液消毒即可?
②挤出血液并用肥皂水及清洗冲洗

×
③科室内有备肥皂水吗?
为何职业暴露后要用肥皂水处理?
因为:肥皂水属于碱性液,能中和毒素
PH试纸:碱性显示绿色,酸性显示红色
④工作中有何增加感染危险性的暴露因素?
受损的伤口较深
接触污染血液的量多
空心针头刺伤比实心针头的危险性大
造成伤口的器械上有可以见到的血液
器械曾置于患者的动、静脉血管内
体液离开身体的时间越短,危险性越大
无保护接触患者血液时间较长
晚期患者或患者病毒载量较高
2010年7月全国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表(中国卫生部网)
病名
发病数
死亡数
艾滋病
5930
768
甲型肝炎
3312
2
乙型肝炎
105007
56
丙型肝炎
14448
9
淋病
9639
0
梅毒
36180
7
主要内容
伤害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因素
防护措施
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的职业暴露处理
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
在医院工作环境中,存在着多种损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
生物性因素
化学性因素
物理性因素
心理性因素
(一)生物性职业危害 生物因素主要包括HIV、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禽流感病毒以及流感和支原体病毒等。医务人员经常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经常接触各种感染患者,易受到职业伤害。
生物性因素
(一)生物性职业危害
大多数的职业暴露是不至于引起感染的,
引起感染的因素包括:
病原体的种类什么样的接触接触的体液量
接触患者体液中病原体的含量
针刺伤后是否引起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还与针头种类及受伤时是否戴手套密切相关。同一直径的静脉穿刺针比缝合针可携带更多的血液,针头越粗、刺入深度增加或直接刺入动静脉则感染的机会增加。
生物性因素
(二)生物性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护士的手经常直接或间接地与污染物品或患者接触,极易引起感染和交叉感染,因此,洗手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最重要措施之一。
洗手
手是致病菌最常见的传播方式!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乘风破浪
  • 文件大小1.61 MB
  • 时间2018-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