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德公司学者分析美国如何应对中国反介入战略
兰德公司高级研究员戴维·格姆波特在2014年1月底举行的美中经济与安全评审委员会上,针对美洋地区的军事能力与战略所面临的挑战做出分析。
格姆波特在会上提到,美洋地区防御能力受限,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中国利用先进瞄准能力,为传感系统、网络系统和精确制导开发信息和卫星技术,以扩展对美台的攻击范围;②对中国的反舰导弹和潜艇的防御非常困难且成本很高,且中国正在建造大型导弹军械库以对抗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BMD);③美国反潜战进展缓慢,由于有源和无源声纳在探测潜艇方面尚有不足,非声学技术尚未取得有效成果;④由于中国导弹射程、数量和精度的提高以及防空网络集成的不断发展,美台易损性增加,防御难度提高;⑤中国传感系统和武器系统将继续增加,部署天基传感星座只是时间、技术和资金问题,同时中国的洲际弹道导弹可通过地理定位技术保证打击精度。
格姆波特认为,美洋地区所面临的危机具有不稳定性。地区内的一些冲突可能会引发实际的中美战争。网电战也是不稳定性的源头。C4ISR是美国能力和战略的关键弱点,而随着中国各种系统对网络依赖性的增加,其在这方面的弱点也在增长,中美双方都可能倾向于运用网电战攻击对方,而且攻击军事网络可能会扩大到民用网络,将进一步增加危机冲突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政治领导人不但要彻底熟悉军事规划及其影响,还要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通信渠道。
格姆波特认为,“空海一体战”可使美洋军力易损性根本问题。美海军和空军计划以“空海一体战”概念应对中国反介入能力,对中国反介入杀伤链进行现实攻击和网络攻击。这意味着美国要先发制人,对大部分位于中国境内的杀伤链(空军和海军基地、导弹发射器、防空系统、C4ISR中心)发动打击,以提高美国军事力量的生存能力,并使中国无法抵挡美国的后续攻击。但格姆波特也提醒说,由于“空海一体战”主要依赖于计算机网络和卫星连接美军C4ISR、作战平台和武器,中国可能会使用网络战和反卫星(ASAT)作战等进行应对。
格姆波特称,在“空海一体战”概念指导下,美海空军正为应对中国反介入战略做各种准备。美海军为保持其水下优势,于2012年斥资40亿美元购买2艘核潜艇。未来20年,美海军预计将拥有60~70艘核动力潜艇。新“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第5批升级任务计划2019年完成。该级核潜艇以及其他海军潜艇将很快具备水下发射侦察无人机的能力,可独立发现目标。若中美发生军事冲突,美海军潜艇将成为打破中国防御的首选主要力量,以保障其他军事力量(轰炸机和战舰)安全实施攻击。同时,为了利用海军潜艇和无人机打破中国防御的优势,美空军正在研发新型远程轰炸机,预计2020年服役。这些新型轰炸机与新型雷达规避侦察无人机配合定位目标能力超过精确制导武器。未来将在美国本土及关岛基地部署超过100架新型远程轰炸机,以替代20架B-2隐身轰炸机。此外,美空军正在逐步向多样化、小型化导弹和飞机平台发展。
格姆波特称,美国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发展更多分布式、多样化、迷惑性强、小型、远程、难以被发现且易损性较低的军事力量,包括潜艇、远程打击武器、无人系统(空中、水面、水下)、各种小型的导弹和飞机平台、不断升级
兰德公司学者分析美国如何应对中国反介入战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