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诗歌
课堂讲解
1、中唐诗歌有哪几大流派?
2、中唐诗歌几大流派各有哪些代表诗人?
3、中唐几位代表诗人各有哪些代表作品?
4、中唐诗歌几大流派各有什么显著的艺术特征?
5、引起中唐诗风流变的原因何在?
中唐诗歌流派:大历诗人、韩孟诗派、元白诗派、政治诗人
大历诗人(大历诗歌)
大历诗歌是指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这些诗人在经历安史之乱之后失去了盛唐士人的昂扬精神风貌,他们的诗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
1、汇集都城的才子
以长安、洛阳为中心
十才子: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hóng)、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wéi)、夏侯审【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卢纶《塞下曲四首》)】
多依附权门,多投赠酬唱之作
2、游历江南的逸士
以江南吴越为中心
韦应物、刘长卿、李嘉祐、戴叔伦
流连山水,描写风月
【唐代著名田园诗人戴叔伦,幼年才思敏捷。一次,老师带他到郊外游玩,来到一个名叫白店的地方,正好遇见一只白色的公鸡站在高处啼叫。老师即兴拟出上联:白店白鸡啼白昼。小叔伦边走边寻思,一直到了日头偏西,还未想出恰当的对句。后来,他们走到一个叫黄村的地方,恰巧碰到一只黄狗从大门内窜出来,追着他们狂叫。这时,戴叔伦灵机一动,马上对出下联:黄村黄犬吠黄昏。】
钱起《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
芳岁归人嗟转蓬,含情回首灞陵东。蛾眉不入秦台镜,鹢羽还惊宋国风。
世事悠扬春梦里,年光寂寞旅愁中。劝君稍尽离筵酒,千里佳期难再同。
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注释:(1)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2)独怜:唯独喜欢。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3)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注“有本作‘处’”。(4)春潮:春天的潮汐。(5)野渡:郊野的渡口。横:指随意飘浮。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暮色苍茫,更觉前行山路遥远。天寒地冻,倍觉投宿人家清贫。
忽然听得柴门狗叫,应是主人风雪夜归。
注释:(1)逢:遇上。(2)宿:投宿;借宿。(3)芙蓉山主人:芙蓉山,各地以芙蓉命山名者甚多,这里大约是指湖南桂阳或宁乡的芙蓉山。主人,即指留人借宿者。这首诗通过雪夜借宿山村的情形,巧妙地写出山村景象与农家生活。(4)日暮:傍晚的时候。(5)苍山远:青山在暮色中影影绰绰显得很远。苍:青色。(6)白屋:未加修饰的简陋茅草房。一般指贫苦人家。(7)犬吠:狗叫。(8)夜归人:夜间回来的人。
赏析:一二句:写旅客投宿时之所见所感。意谓暮色苍茫,山路漫漫;天冷地冻,茅屋贫寒。白屋:犹茅屋。多指贫民住的简陋屋舍。三四句:写主人与旅客之所见所感。意谓主人听见柴门犬吠声,出来一看——风雪之夜有人投宿;旅客听见柴门犬吠声,喜出望外——风雪之夜有处可投宿。这是“五方长城”刘长卿描绘的一幅“寒山夜宿图”。诗中没有明写人物,却感到其人呼之欲出;没有
中唐诗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