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五月份护理查房33床***胫腓骨开放性骨折,脾切除术后,小肠破裂修补术后,肠系膜破裂止血+修补术后时间:2015年5月10日地点:骨科护士站主持人:***主讲人:***1ppt文档参加人员:2ppt文档病史介绍相关知识护理诊断护理措施VSD负压引流3ppt文档病史介绍患者,***,男,45岁,住院号****,于2015年5月9日14:00因全身多处外伤3天余由外院转入我院。患者神清,精神可,T:℃,P:80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SPO₂:98%。患者5月5日在外地因车祸致脾部破裂,小肠穿孔,肠系膜裂伤,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行脾切除术,小肠穿孔修补术,肠系膜止血+修补术,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外支架固定,左小腿引流管2根接VSD负压引流。带入鼻饲管,导尿管,深静脉置管,腹部敷料包扎及切口引流管2根,各引流管引流通畅,在位良好。左小腿肿胀明显,足背动脉微弱,可自主行足趾屈曲活动。医嘱予以一级护理,吸氧,心电监护,鼻饲,抗炎,补液等对症治疗。妥善固定各导管,择期手术。4ppt文档脾切除术后护理病情观察(1)警惕再出血。用腹带加压包扎腹部,可避免由于体位改变或咳嗽时腹压增高,引起伤口裂开和出血。观察有无内出血,常规测量血压、脉搏的变化。观察膈下脾窝,盆腔引流管的情况,如有内出血倾向,应及时报告医生,有可能再次手术止血。(2)脾切除术对腹腔内脏器(特别是胃)的刺激较大,所以应留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防止术后发生胃扩张。(3)很多施行脾切除术的病人,肝功能较差,术后应充分补充维生素、葡萄糖等。(4)注意肾功能及尿量的变化,警惕肝肾综合征的发生。(5)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以防治全身和膈下感染。(6)及时测定血小板计数,如迅速上升达50×109/L以上,则可能发生脾静脉血栓,如再出现剧烈的腹疼和血便,则提示血栓已蔓延到肠系膜上静脉,须及时使用抗凝血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7)一般术后3天病人肠蠕动恢复,肛门可自动排气,若术后3~4天病人肛门仍未排气,并伴有腹胀、胀痛、呕吐,提示肠粘连,应嘱病人禁食、禁水,报告医生,护士指导下床活动,胃肠减压,开塞露塞肛刺激肠蠕动等保守治疗,如不缓解再次入手术室进行肠粘连松解术。5ppt文档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术后患者带有2根引流管,引流管连接到同侧,应妥善固定,防止滑落、扭曲,保持通畅,经常挤压引流管,防止凝血块等阻塞,准确记录24h引流量,术后早期注意观察引流量及颜色,术后24h内若出现血性引流液超过50ml/h,短时间内引流液量明显增加,颜色鲜红或伴有血压降低,面色持续性苍白,提示腹腔内再出血,应立即告知医生。6ppt文档小肠穿孔,,保持有效引流,:定时跟换切口敷料,切口部位渗出液体较多时,及时更滑被渗出液体的敷料,【警惕腹膜炎,肠梗塞】,其他并发症7ppt文档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腹腔感染及肠瘘吸入性肺炎避免感染:严格无菌操作预防:病人呕吐时应协助坐起或头偏营养向一侧,呕吐物及时清理,并记录呕观察:观察病人术后恢复吐的量,颜色及其性状情况,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病情监测:观察病人是否发生呛咳肠粘连有无咳嗽,咳痰,胸痛及寒战,发术后早期活动:协助病人翻身活热等全身感染症状动肢体,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护理:若发生吸入性肺炎,除了遵密切观察病情循医嘱及时予以抗菌药物外,还应,协助病人翻身,抠背,予雾化吸入.。指导病人有效呼吸促进肠蠕动8ppt文档护理诊断1)焦虑:与骨折及手术有关2)疼痛:与肢体受伤有关3)感染:开放性伤口、术后感染有VSD厌氧菌感染的危险4)皮肤完整性受损:与开放性损伤、感染、扩创有关5)有周围神经血管功能障碍的危险与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有关6)躯体移动障碍:与患肢疼痛、肢体固定及医嘱要求卧床有关。7)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手术创伤有关8)知识缺乏:缺乏康复知识9)潜在并发症:骨筋膜室综合症、:与肢体受伤有关①保持患肢功能位,抬高患肢,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促进病人的舒适。②转移其注意力,可让患者听听音乐、看小说等,使之心情放松。③移动或翻动患者时需注意动作轻柔,减轻病人疼痛感。必要时可询问医生,予以适当止痛药。④为患者安置一舒适位,减轻患者不适感,进而降低疼痛度。10ppt文档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护理措施查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