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二郎山上晨读贡嘎
苍茫的贡嘎云海,
我终于明白了天堂很远、贡嘎云海很近
对二郎山的神往,当然不是起源于摄影创作。还在儿时,就已经被那首“二呀么二郎山”所深深吸引。至于后来因为生活工作的缘故常常乘车翻越二郎山,却不是特别的感动,反而被二郎山公路之险而畏惧,因行路之难而被诅咒。
而就在此时此刻,我的眼前是目不暇给的美丽。贡嘎东方,红日喷薄,霞光万张。高天的流云被朝霞染成一片片、一层层殷红,挂在蓝得发亮的天际,恰似一场音乐会的开场音乐,从头顶袭击而来,气势磅礴,不可阻挡。在朝霞下面,则是连绵云海,明明暗暗,起伏跌宕,一直延伸到黛青色的山峰下,蔚为壮观,令人心潮澎湃。蓝,白,青,红,构成了色彩盛宴的主色调,是这样的明丽,是这样的轻快,是这样的油润,是这样的通透。赞美的语言,任何形式出现,都显得词不达意,我只是屏住呼吸,一手压住三脚架上的相机,一手不停地摁动快门线按钮,把美丽定格为永恒。
这是2012年的5月7日,清晨六点四十分,二郎山的红岩顶。昨天,我和另外两位影友,从康定出发开车前往二郎山,寻找拍摄贡嘎山的新景点。在这之前,我们观看了很多牛背山的照片,经过比对,认为在二郎山上拍贡嘎山,应该和牛背山的视觉差不多,无论是海拔高度还是拍摄距离,还应该具有优越性。我们不知道以前有没有摄影人上去拍过,至少当时我们还没有发现在二郎山上拍贡嘎山的图片。我连续关注了几天的天气预报,发现7号是最合适的日子:四川天全县多云间晴,四川泸定县晴间多云。4号、5号都有过阵雨,空气通透度应该是很好。
从二郎山老公路达到垭口,还不到中午。我们在现在的二郎山隧道西洞口附近的村庄里,请了一名姓李的大爷给我们做向导。李大爷六十多岁了,个头不高,一身农家衣着,黑里透红的脸庞显露出劳作者的特质,看上去身子骨硬朗,精干精神。“你们来照相,肯定要在网上宣传,我们欢迎你们,以后人来多了就更好了!”别看李大爷是老农,新东西他都懂,还在车上给我们讲如果开发二郎山旅游要怎么修建公路,在哪里设观景台。
二郎山上有施工队在架设输电线路。我们把车停在施工队的工棚旁边,请施工队的守棚老人帮我们看守车子。同行的葛达山影友具有丰富的户外经验,从气化炉到桌椅板凳车上一应俱全。在守棚老人的帮助下,我们架起气化炉,烧了一壶清茶,打开桌椅板凳,一人半个锅亏,就算吃过了午饭。我们背上户外装备、摄影装备、干粮,在李大爷的带领下,下了二郎山公路,顺着二郎山垭口左侧的山脊,开始攀登二郎山。据李大爷讲,他带我们去的目的地叫做红岩顶,在那里就和在牛背山一样,贡嘎群峰一览无余。这里留下了一个失误,我说背了装备和干粮,我们把水忘记在车上了,以至于在后来的行进途中我们口渴了没有水喝。
瑰丽的贡嘎金山,
我终于领略了鬼斧神工、神奇的大自然造化
自始至终,我和另外两位摄友都没有语言交流。偶尔互望一眼,也只是学习一下摄友的摄影角度。大家都沉浸在激动之中,沉浸在摄影的无限快乐之中。摄影之美,大自然之美,无论神奇还是平淡,都在于对美感的趋同性。我们的双眼,在光影中获取最精彩的瞬间,完成自我对大自然无穷魅力的欣赏,也把这些信息捕捉下来,以艺术的方式再现给热爱大自然的人们。
贡嘎云海出现的心跳还没平息,又一个壮美震撼来临。
西方,我频频回首的西方啊――贡嘎雄蜂,我的眼光已经迟钝了,已经融入了您那雄视天下
站在二郎山上晨读贡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