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商业银行抵债资产管理
摘要:完善商业抵债资产,有利于维护银行合法权益,规避和化解经营风险,优化信贷资产结构,提高经营效益和盈利水平。
抵债资产是指商业银行依法行使债权或担保物权而受偿于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实物资产及财产权。收取抵债资产是商业银行实施资产保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维护合法权益、规避和化解经营风险,尤其是对盘活以前年度形成的大量不良资产、优化信贷资产结构、提高效益和赢利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随着抵债资产存量的不断增加和大量的抵债资产变现损失,都直接造成银行低效益资产和无效益资产,影响效益。笔者认为,当前在抵债资产的管理中,由于经办行认识上的偏差及管理措施不够到位存在较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一)抵债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抵债资产按照业务流程主要分为收取、保管和处置三个环节,同时涉及抵债资产的核算及资料保管,还受到变动、价格波动、税费调整、变现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在上述各个环节中均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银行抵债资产主要通过协议抵债和法院、仲裁机构裁决抵债两种方式。其价值确定须经上级行认可的具有合法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或以终局裁决,其他经法院、仲裁机构确认的价值为准,银行作为入账依据,以此保障抵债资产价值的科学合理性。但在存量抵债资产中,由于各种原因,有的未经评估,有的虽经评估但价值高估或流通性、变现能力差,有的未能取得上的所有权。其原因,一是认识上的偏差。经办行普遍认为,实施以物抵债的企业均已无还款能力,现有的实物资产估价高于同类物品的市场价格有失公允,能“给一点算一点”,如不接受就会血本无归。由于抱着这样的认识,加之以前年度抵债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因此协议收取时或未经评估或评估价值过高。二是缺乏专业化的管理人才。目前,经办行抵债资产从业人员中精通法律,熟悉业务,了解商业运行规则、市场行情以及市场方面的人才较为缺乏,因此在协议收取抵债资产工作中分析判断能力不强,人为因素造成价值偏高。三是资产评估机构出于自身利益的因素,对评估费的收取以评估值为基数,往往违背市场机制与法则,不考虑抵债资产的实际价值和当前的实际价值、变现价值,有意识地抬高抵债资产的评估价值。四是法院由于片面追求结案率或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也往往不考虑银行处置抵债资产时的变现损失,直接按评估价或评估价的一定比率进行银行相同债务的裁决,致使银行在处置抵债资产时变现率低,蒙受损失。
,缺乏严密的交接手续和定期检查、核对以及进行适当的保养,出现丢失、毁损、自用等现象。如某经办行收回的新型油毡因保管不善,被阳光暴晒粘连严重已无使用价值。收取的抵债车辆,或在库房长期停放未及时进行保养和维修已无法使用,或未经批准擅自使用。还有其他种类的抵债资产如房屋、设备等也因保管不力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耗和破坏,影响了抵债资产的变现额。其原因一是经办行存在重收清管思想。各商业银行虽然规范了抵债资产的占管、领用、退回、变更保管制度,但经办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对抵债资产收回后的保管工作未纳入目标管理,未落实经营主责任人和保管责任人制度。二是收取的抵债资产范围广、种类多、数量大,由于受、人员素质、经费、存放场地等因素的限制,给保管工作带来的困难较大。三是对房地产、
完善商业银行抵债资产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