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条离罗马最近的道路
人常说:“条条道路通罗马”,此话意在让人们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充满信心,但稍有理智的人都知道,通往罗马的道路形形色色,选择笔直大道可按时顺利到达,选择羊肠小道很可能会误了行期,离开了正确的方向、离开了周密的计划、离开了坚持到底的信念、离开了合理的体力分配,仅靠一句“条条道路通罗马”的自我安慰,是很难达到预定目标的。期中考试如同我们通往罗马的驿站,期中成绩的分析如同我们在驿站中确定了方位,下面应该整理一下行囊,较正一下罗盘的指针,找一条离罗马最近,离成功最近的正确的学习道路。
扪心自问:准确界定自己的学习状态。
考试结束后,许多同学会满脸委屈地说:“我真学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考这样的分数。”老师的解释是:“你虽然学了,但学得不踏实,学得太浮躁。”同学们不妨对照以下几个指标,扪心自问一下:“我的学习状态是否浮躁。”
1、学习态度:每次上课集中精力听讲的时间能否超过三十五分钟以上,作业遇到困难时能否抵御后面答案、或抄袭作业的诱惑,课余的学习时间能否保证80-90%以上的时间集中精力。
2、目标判断:在你的心里应该有毕业时学业发展的目标,你可知道实现这个目标应该达到的水平?比如某年高考达到北大清华一类大学分数线得分率是近90%,达到重点本科线的得分率是80%,达到一般本科线的得分率是70%,你是否用理想目标对照过自己的现实成绩。
3、信息选择:外界信息对一个人的学习信念会产生影响,你是更愿意接受规律性的信息以提供警示,还是更愿意接受选择性的信息为自己开脱。比如,90%的人取得学业的成功是由于勤奋努力,你是否更愿意仿照某某人没看到怎么努力学的也可以;再如绝大部分陷入早恋的学生严重影响了学业,是否你更愿意举一个特例,某某人谈了也没看见怎么影响嘛。这种选择性信息接受的多了,内心的惰性也就暗暗增长,学习的定力也就逐渐下降了。
4、精力分配:作为必须参与高考竞争的高中学生来说,学习必须占据精力分配的绝对主导地位,如果“三闲”(闲事、闲话、闲思)占据的分量超出了限度,理所当然也是一种学习状态浮躁的表现。
二、科学分析:试卷之中不仅只有对错。
大考过后,班主任老师常常让同学们进行试卷分析,大家的试卷分析往往出现下列现象。
1、用粗心掩盖了学习的不足:很多同学会罗列出各科试卷因所谓“粗心”
扣掉的分数,继而得出结论:此次考试失利纯因“粗心”造成。如果再一次扪心自问会发现,在考场上就曾为那个公式到底是加号还是减号进行过痛苦的抉择,就曾为选A还是选B挤皱了眉头,所有这些岂是“粗心”二字概括得了的?我们不妨提问这样一个问题:“1+1=?”,相信绝不会有一人粗心,因为这是所有人掌握得最扎实的基础知识,不会有任何粗心的可能。可见,所谓“粗心”不过是知识不扎实的具体表现而已。
2、用对错掩盖了知识的缺陷:发下试卷之后,同学们急于看的是分数,再进一步就是看对几题、错几题,做得稍好一些的同学能将错题加以改正,很少有同学注意概括试卷中错误的类型,并进一步引发出日常学习中的不足。一份老师绞尽脑汁出就的试卷就这样草草作废了。其实,如果你对某门学科的学习处于止步不前,难入其门的状态时,请老师当面分析点评一下自己的试卷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老师看试卷的角度会与你有所不同,他们往往能敏锐的从卷面中发现你日常学习的问题。同学们不妨跳出分数和对错
找一条离罗马最近的道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