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的虹杨唤
杨唤(1930年9月7日-1954年3月7日),本名杨森,台湾1950年代重要诗人。
童年生活虽然悲惨,却能跳脱悲情,以文学的热忱,写出一首首纯真可爱的童诗。
1954年为了观赏电影《安徒生传》,而抢越过台湾台北市西门平交道(今西门町徒步区附近),不慎跌倒,遭列车辗死,得年25岁。
诗有丰富的感情和趣味,并具有启发性。
接到太阳国王的大扫除的命令,小雨点们就都坐上飞跑着的乌云,赛跑着离开了天上的宫廷。
他们给稻田和小河加足了水,他们给肮脏的山谷洗过了澡,
就又来洗净了清道夫永远也扫不完的城市,也洗净了闷热的飞满了尘土的天空。
太阳国王为了奖赏他们真能干,就送给他们一条美丽的长彩带,那就是挂在明亮的雨后的天空中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彩的虹。
语言浅白易懂,带有稚趣
童诗的文字容易理解而且几乎没有一个难字。
以上的词都是儿童在日常生活里常用到的词,所以对他们来说不会陌生。
太阳、乌云、大扫除、洗澡、清道夫
真率明朗的情感性
在儿童的心目中,下雨是快乐的。雨后出现的彩虹更是美丽。作者紧抓着儿童对雨天的好感写出雨水的功能。
在儿童的眼里,雨天能带走肮脏与沉闷的气氛。所以雨点扮演着“清道夫”的角色。
诗的最后用了红、橙、黄、绿、蓝、靛、紫来点缀。带出鲜明的色彩以及生气勃勃的气氛。
太阳国王把一道七彩的虹送给了勤奋的小雨点,深深烙印在儿童的脑海里。
这也代表了在儿童眼里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要付出努力才能得到奖赏。
太阳国王为了奖赏他们真能干,就送给他们一条美丽的长彩带。
形象鲜明的叙事性
儿童习惯通过具体的方式来思维,来表达感情。
叙述具体的人与事,自然是儿童最容易接受的具体方式。
作者采用拟人手法叙述彩虹的由来。通过具体的例子,儿童就可以更容易掌握童诗的内容,进而产生兴趣。
稚拙活泼的趣味性
这首诗具有天机活泼的特质,也带有一种率朴的稚气。
在儿童的眼里,他们看到的都是雨天带来的正面功能。字里行间都透露出雨水勤奋的一面。
雨点给稻田和小河加了水,又给肮脏的山谷洗过了澡。
作者利用丰富的想象力把儿童心里的世界给刻画出来。
作者把太阳想象成国王,把小雨点想象成是太阳的部下,把乌云想象成太阳的交通工具。
七彩的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