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震灾害 指由 地震 造成的灾害
1 含义:地壳中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引起地面震
动,形成地震
2 原因:地质构造变动,火山喷发,岩洞崩塌,人为活动(核爆炸,修建水库)
( 1)构造地震的形成原因:
当地壳中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断裂或错
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 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使地面发
生震动,成为地震。
3①震源 :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②震中 :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震中附近振动最强烈、破坏最严
重的地区成为极震区。
③震源深度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④震中距 :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⑤等震线 :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烈度相同
4①震级 :表示地震的强度
注 : a 与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
b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 。
②烈度 :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注: a 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B 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此外,烈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
5 世界主要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
①位置: 南起南美洲南段, 向北经南, 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 折向亚洲的勘察加
半岛,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过大洋洲中部,止于新西兰西南
②国家:
阿根廷、伯利兹、玻利维亚、巴西、 文莱、加拿大、哥伦比亚、智利、
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东帝汶、萨尔瓦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斐济、
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印尼、日本、中国、基里巴斯、马来西亚、墨西哥、
纽西兰、尼加拉瓜、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巴拿马、秘鲁、菲律宾、俄罗斯、
萨摩亚、所罗门群岛、汤加、图瓦鲁、美国
③特点:集中了世界 80%以上的浅源地震, 90%的中源地震,几乎全部的深源
地震,释放能量占全球地震释放总量 80%
地中海 - 喜马拉雅地震带
①位置: 横亘于亚欧大陆南部, 大体呈东西方向, 西起地中海沿岸, 经伊朗高原
延至喜马拉雅山脉向东南,然后南折过中南半岛,止于印度尼西亚东部
②国家:
缅甸;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土库曼斯坦;
土耳其;希腊;马其顿;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塞黑;
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
③特点:主要分布在大陆
6 中国地震的分布与危害:
a 除浙江,贵州,其他各省都曾发生过六级以上的地震
b 特点:我国地震活动的分布很不均匀, 西多东少 , 呈现明显的带状分布
c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 (地震带的分布基本上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 )
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
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 -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
海湾;
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洋地震带上,西藏、
新疆、云南、四川 、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 -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
相关的地震带上。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海洋灾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