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心得体会.docx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心得体会篇一: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实验一带传动性能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4、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测试带传动转速n1、n2和扭矩T1、T2。 2、计算输入功率P1、输出功率P2、滑动率?、效率?。3、绘制滑动率曲线?—P2和效率曲线?—P2。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 1直流电机2主动带轮3、7力传感器4轨道5砝码6灯泡 8从动轮9直流发电机10皮带图1-1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 1、机械部分带传动实验台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主电机1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2,通过平带10带动从动轮8,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9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发电机的负载。砝码通过尼龙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预拉力。随着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当带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完全打滑。2、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扭矩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1)转速测定装置用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转动操纵面板上“调速”旋钮,即可实现无级调速,电动机无级调速范围为0~1500r/min;两电机转速由光电测速装置测出,将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U”形糟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经电路处理即可得到主、从动轮上的转速n1、n2。(2)扭矩测量装置电动机输出转矩T1(主动轮转矩)、和发电机输入转矩T2(从动轮转矩)采用平衡电机外壳(定子)的方法来测定。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转子的轴线摆动。当电动机通过带传动带动发电机转动后,由于受转子转矩的反作用,电动机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反方向倾倒,发电机的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同方向倾倒,翻转力的大小可通过力传感器测得,经过计算电路计算可得到作用于电机和发电机定子的转矩,其大小与主、从动轮上的转矩T1、T2相等。只要测得不同负载下主动轮的转速n1和从动轮的转速n2以及主动轮的扭矩T1和从动轮的扭矩 T2,就可计算出不同的负载下的弹性滑动系数?以及效率?。以P2为横坐标,分别以不同负载下的?和?为纵坐标,就可以画出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3、加载装置在发电机激磁线圈上并联电阻,每按一下“加载”键,即并联上一个电阻,使发电机负载逐步增加,电枢电流增大,随之电磁转矩也增大。由于发电机与电动机产生相反的电磁转矩,故此发电机的电磁力矩对电动机而言即为负载转矩。因此每并联一个电阻,发电机的负载转矩就增大,从而实现了负载的改变。 4、电器箱:实验台所有的控制、测试均由电器控制箱(其原理参见图1-2),旋转面板上的调速旋纽,可改变主动轮的转速,并由面板上的显示装置上直接显示。直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的转矩也分别由设在面板上的显示装置显示。图1-2电器箱电路原理图四、实验原理传动带装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直流电动机和发电机均由一对滚动轴承支撑,其定子(外壳)可以绕转子轴线摆动。通过转速测定装置和专据测定装置,可以得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n1、n2及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矩T1和T2。 n1-in2 ?100%(i为传动比)带传动的滑动系数:??n1 由于实验台的带轮直径D1=D2=120mm,i=1,所以?? n1?n2 ?100%n1 ?? 带传动的传动效率: p2T2n2 ??100p1T1n1 (P1、P2分别为主动轮的输入功率和从动轮的输出功率) 随着负载的改变,n1、n2和T1、T2值也将随之改变。这样,可以获得不同负载下的?和?值,由此可以得出带传动的滑动率曲线和效率曲线。改变带的预紧力F0,又可以得到在不同预紧拉力下的一组测试数据。显然,实验条件相同且预紧力F0一定时,滑动率的大小取决于负载的大小,F1与F2之间的差值越大,则产生弹性滑动的范围也随之增大。当带在整个接触弧上都产生滑动时,就会沿带轮表面出现打滑现象,这时,带传动已不能正常工作。所以打滑现象是应该避免的。滑动曲线上临界点(A和B)所对应的有效拉力即不产生打滑现象时带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通常,我们以临界点为界,将降曲线分为两个区,即弹性滑动区和打滑区(见图1-3所示) 图1-3带传动滑动曲线图1-4带传动效率曲线实验证明,不同的预紧力具有不同的滑动曲线。其临界点对应的有效拉力也有所不同。从图1-3和图1-4可以看出,预紧力增大,其滑动曲线上的临界点所对应的功率P2也随之增加,因

机械设计带传动实验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ang19821012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