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第七章区域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专项案例分析第一节《2000年黑龙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分析《2000年黑龙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分析我国的旅游规划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但真正的大发展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不仅规划数量增加,而且规划质量也得到了提升,对旅游业发展实践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促进作用。《2000年黑龙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分析一、《2000年黑龙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背景二、《2000年黑龙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内容三、《2000年黑龙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黑龙江为例(一)操作方式的“二倒”1、规划编制的“本末倒置”规划编制的“本末倒置”是指,对于规划机构来说,做规划本来应该是最重要的任务,但是当前中国出现了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规划机构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做规划,而是拿规划,规划机构投入到拿规划中的精力甚至要超过做规划。—以黑龙江为例(一)操作方式的“二倒”2、规划编制的“脑体倒挂”旅游规划显然主要应该是“脑力活”,是创造性思维的具体反映,但是在中国旅游规划实践的发展中,人们逐渐产生了一种错误认识,似乎规划文本越厚越好、规划成果越多越好,所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由此形成了规划编制的“脑体倒挂”。—以黑龙江为例(二)指导思想的“三唯”实际操作中,部分规划是“三唯”:唯钱、唯权、唯心。1、唯钱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旅游规划机构追求经济利益是正当的。但是旅游规划本身应该是科学的,是客观的,要从促进旅游业和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的目的出发。在旅游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不应该为了经济利益而放弃科学精神,一味地迎合规划委托方的心理,迎合部分旅游者的低级趣味,不能扭曲旅游规划的目的来实现旅游规划机构的经济利益目标。旅游规划机构要通过编制更好的规划来赢得市场,获得经济收益,而不应该是将规划本身作为获利的手段。—以黑龙江为例(二)指导思想的“三唯”2、唯权“长官意志”对于中国旅游规划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很多规划的主要思想或者项目安排并不是规划编制机构的真正设想,而是有关领导的旨意。
区域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