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致敬:邵逸夫的“邵逸夫”.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致敬:邵逸夫的“邵逸夫”
核心提示
1月7日,香港无线电视官网发布消息称,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又称为无线电视,即TVB)荣誉主席邵逸夫爵士今晨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7岁。一时间世界为之哗然。这位传奇人物再次被聚焦,娱乐“爵士”、“慈善家”、长寿的CEO……一代大师的离去,邵逸夫精神开始光大:“邵逸夫星”、“邵逸夫日”、“东方的诺贝尔奖”、“逸夫楼”……成了一道道永不磨灭的风景。1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等中央领导人发去唁电,对邵逸夫先生的逝世表示哀悼,称其爱在心。香港特首梁振英对邵逸夫离世表示哀悼,并赞扬邵逸夫:十分值得尊重。
娱乐“爵士”的传奇人生
媒体给了邵逸夫至高的赞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邵氏电影和TVB的节目。”邵逸夫的影视王国冠绝亚洲,历年来培育出华人演艺界无数巨星及多位幕后精英,是享誉世界的香港影视巨人。
邵逸夫,原名邵仁楞,号逸夫,生于浙江宁波镇海,父亲是上海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邵行银。邵家八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六,这便是其“六叔”别号的由来。
说到邵逸夫的产业,“邵氏”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上世纪50年代末,50岁的邵逸夫离开了打拼30年的新加坡,只身来到经济开始起飞的香港,开始另起炉灶,打造自己的电影事业。
1958年,邵逸夫与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邵氏公司拍片从观众兴趣出发,一般选择较为通俗、娱乐的题材。商业片成为今日香港电影的最强主打,离不开邵氏一手开创的全新格局。邵氏公司拍摄了逾千部华语电影,“邵氏出品,必属佳品”的宣传语在华语圈街知巷闻、深入人心。
1971年,邵氏兄弟随着香港股市热潮宣布上市,这也是港交所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其股价在1973年最高曾探至每股35港元。
正当香港电影业在上世纪60年代如日中天之际,邵逸夫又将投资目标转向刚刚兴起的电视行业,即竞投香港免费电视牌照,并成为香港无线广播电视有限公司(TVB)最大的私人股东,出任董事局主席,开始了TVB的黄金发展期。香港无线电视(TVB)于1967年成立,邵逸夫是创办公司董事之一。1971年,邵逸夫主持开设了被誉为“港星摇篮”的训练班,香港演艺圈“黄金一代”如周润发、周星驰、郭富城、刘嘉玲等明星都出自这个训练班。TVB也接连拍摄出《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等热门电视剧,并捧出了梁朝伟、刘德华、黄日华、汤镇业、苗侨伟组成的“五虎将”,TVB主办的港姐大赛更让张曼玉、李嘉欣等步入娱乐圈。
1974年获英女王颁发CBE勋衔。1977年,是邵逸夫人生历史上最辉煌的一年。这一年,他再度被英国女皇册封为皇家爵士勋衔,从而成为香港娱乐圈内,获得爵士殊荣的第一人。
《邵逸夫全传》记载,当年邵逸夫从英国受勋归来,走下机舱时,对欢迎的人群说了一句令人深思的话:
“人说赚钱难,但有了钱怎样去用,把钱用在最适当的地方,那才是更难的事!‘大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这是我的人生信条!”
邵逸夫传记中,香港记者何江西多年以后回忆当年在香港启德机场采访回港的邵逸夫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当时,他问邵逸夫,邵氏公司当时制作的影片《表错七日情》票房突破千万,赚了多少利润?邵逸夫先生只是笑着说:“赚了多少不是问题,捐了多少给国家才是重要的事情!”
邵逸夫的回答让何江西有点摸不着头脑。邵逸夫接着说:“中国很穷,需要很多金钱来办学校发展教育,建造医院治理患病的人。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到民众。”
1980年,邵逸夫以TVB最大私人股东身份,出任董事局主席至2011年12月31日卸任。TVB一直主导着香港电视行业。
邵逸夫一生最重要的成就便是打造了邵氏和TVB两个电影、电视王国。
邵氏基金和“逸夫楼”
叶氏义庄,一座建筑面积1045平方米的小学堂,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更名为叶氏中兴学堂,童年时代的邵逸夫就曾在这里求学,如今,这里已经是宁波市镇海区文物保护单位。
学堂系砖木结构,坐北朝南,由教室和礼堂组成,1902年由宁波商帮著名代表人物叶澄衷出资3万两白银创办,校训“勤、朴、肃、睦”,成为宁波早年一个重要的人才摇篮,也为宁波商帮奠定了尊师重教、乐善好施的传统。

从这座学堂走出来的邵逸夫,在影视界打造出“邵氏出品”神话的同时,也没有忘记中国传统商人经世济国的理想。
公开资料显示,1957年,邵逸夫来香港创业前,就在新加坡成立了“邵氏基金会”。那时,这个基金会每年都要给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教育、医疗机构捐赠款项,支持当地的教育和慈善福利事业。邵逸夫又于1973年在香港创立了“香港邵氏基金会”,致力于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建设。
1973年,邵逸夫以“校董”身份,捐款50万元港元给香港“苏浙公学”,资助该校新建一

致敬:邵逸夫的“邵逸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mfadaz59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