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针头引导单次腰麻穿刺方法的临床观察.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针头引导单次腰麻穿刺方法的临床观察.doc小针头引导单次腰麻穿刺方法的临床观
陆文敏林宗航杨秀环付宝军李雪梅李恒(清远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清远511500)
【摘要】目的:观察单次腰麻不同穿刺方法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下腹部、盆腔部、会阴部和下肢手术160例,随机分四组,每组40例:A组为腰麻针(25G, )组;B组为硬膜外针引导腰麻针至黄初带组;C组为硬膜外针引导腰麻针至硬膜外腔组;D组为小针头(×38mmTWLB)引导腰麻针至黄韧带组。结果:A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低于其余三组(P<), B、C、D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B、C二组腰背痛发生率均高于A、D二组(P<), B与C组之间以及C与D 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C组的麻醉平面高于其余三组(P<)o结论:小针头(×38mmTWLB)引导腰麻针穿刺方法具有效降低腰麻穿刺术后腰背痛发生率和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的优势。
【关键词】单次腰麻;术后腰背痛;小针头引导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 (2016) 17-0106-02
腰麻(蛛网膜下腔麻醉)具有起效快、效果好、药量少等优势,自从腰麻穿刺针改进后,,术后头痛发生率己大幅降低。众多麻醉医生已将单次腰麻作为下腹部、会阴部和下肢的短小手术的首选麻醉方式。传统穿刺方法有二种,第一种为腰麻针直接穿刺法,25G ()腰麻针的穿刺成功率低,且穿刺针细,存在针体在组织内弯曲或断裂的隐患,22G ()腰麻针过粗,术后头痛发生率较高;第二种为硬膜外针内穿刺法,此法用硬膜针(〜)穿刺透皮肤、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黄韧带,损伤较大,腰痛发生率较高,且存在硬膜外针穿透硬脊膜的风险。木研究将对小针头(×38mmTW LB)引导腰麻针穿刺法和前述二种传统方法的首次穿刺成
功率,术后腰背痛发生率和麻醉平面进行比较。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2015年下腹部、会阴部和下肢手术160例,术程<2h,
病人年龄18〜50岁,其中男性83人,女性77人,ASA分级I〜II级, 19<BMI<25,排除冇脊柱和腰背部疾病或其它椎管内麻醉禁忌证患者。按电脑随机法分为4组,每组40例:A为腰麻针组(骆人公司,); B为硬膜外针(骆人公司,)引导腰麻针至黄韧带组;C组为硬膜外针(骆人公司,)引导腰麻针至硬膜外腔组;D组为10ml注射器针头(浙江欧健医疗器械公司,×38mm TW LB)引导腰麻针至黄韧带组。4组病人年龄、性别、BMI、术式、术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所有病人均摆椎管内麻醉体位(侧卧),穿刺点选择L3〜4,腰麻药选择耐乐品(阿斯利康公司,%:,注药速度5s/ml)。A组直接使用腰麻针穿刺,突破硬脊膜后,退出针芯,见脑脊液流出后注入局部麻醉药; B组扩皮后使用硬膜外针突破至黄韧带,用腰麻针经硬膜外针内突破黄韧带和硬脊膜,退出针芯,见脑脊液流

小针头引导单次腰麻穿刺方法的临床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76 KB
  • 时间201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