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观察穿刺针斜面与脊柱平行穿刺法椎管麻后腰背痛的临床效果.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观察穿刺针斜面与脊柱平行穿刺法椎管麻后腰背痛的临床
效果
徐万军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广安638017)
【摘要】A的:对穿刺针斜面与脊柱平行穿刺法椎管麻对减少后腰背痛
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60例进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并采取腰- 硬联合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取穿刺针斜面与脊柱平行的方法;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穿刺针斜面与脊柱垂直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缓解腰背痛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操作完成时间、穿刺成功人数及穿破脊膜人数的比较上,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可比性(p>)。但在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腰背痛的发生人数比较上,观察组人数优于对照组人数,两种方法有显著性差异使用,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o结论:穿刺针斜面与脊柱平行穿刺法可以减少椎管麻醉后患者的腰背疼痛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穿刺针斜面脊柱平行法垂直法腰背痛效果【屮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 (2014) 19-0261-02
腰背疼痛是椎管麻醉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本文对对穿刺针斜
面与脊柱平行穿刺法椎管麻对减少后腰背痛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具体见T 文。
1资料与方法

本文选取的60例进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并采取腰-硬联合麻醉的患者均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排除有既往腰背痛病史、脊柱畸形、脊柱外伤、椎管麻醉禁忌症。观察组30例患者,其屮男15例,占
50%,女 15 例,占 50%,年龄 19-67 岁,平均年龄(±)岁,体重 46-83kg,
平均体重(±15)kg;对照组30例患者,其中男18例,占60%,女12 例,占40%,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岁,体重45-82kg,平均体里(56±10)kg;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等进行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开放外周静脉的操作,并对常规的心电图、血压、血氧等进行检测,所有患者均取左侧卧位,在确定穿刺位置后,对患者进行操作。观察组30例患者,采取穿刺针斜面与脊柱平行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依次穿过皮肤一皮下一棘上韧带一棘间韧带一黄韧带,有落空感后用5 ml玻璃注射器通过空气阻力消失法确定穿刺针位置进入硬脊膜外腔,然后穿刺针位置保持不变,针体顺时针方向旋转90°,使穿刺针斜面朝向头侧,以注射器冋吸无脑脊液流出,注气无阻力后可确定穿刺针位置仍在硬脊膜外腔,从硬膜处穿刺针中置入26 G脊麻针行蛛网膜下腔穿刺,刺破脊膜见脑脊液流出后注入脊麻药物。脊麻成功后拨去脊麻针,行硬膜外导管置管术。置管前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是否有裂痕或残缺,经穿刺针将导管插入到硬膜外腔,导管穿过针UI 3-5 cm吋, 一手顶住导管,另一手将穿刺针退出。导管在硬膜外腔的长度以3-4 cm为宜, 操作完成。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穿刺针斜面与脊柱垂直的方法,具体方法为: 穿刺针经过层次与观察组患者相同,穿过黄韧带确认进入硬脊膜外腔后,行脊麻及硬膜外置管术,

观察穿刺针斜面与脊柱平行穿刺法椎管麻后腰背痛的临床效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tteee8
  • 文件大小69 KB
  • 时间2018-11-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