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三种穿刺入路在腰椎管内麻醉术后腰痛的临床观察.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三种穿刺入路在腰椎管内麻醉术后腰痛的临床观察.doc三种穿刺入路在腰椎管内麻醉术后腰痛的临床观察黎以元莫品军⑴独山县下司镇卫生院⑵贵州省独山县人民医院558200在下腹部和下肢手术中,椎管内麻醉仍是基层医院的主要麻醉方式,随着针内针法腰硬联合麻醉的普及开展,腰椎椎管内麻醉也遂年增多。木文就针对腰椎椎管内麻醉的效果、术后腰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收集整理了我院开展的150例腰椎管内麻醉患者临床资料,现结合文献分析如下:〜2011年4月在我院手术作腰椎椎管内麻醉患者150例,按ASA分级均在I〜II级,排除了腰椎畸形和腰椎手术、术前合并腰痛等腰椎病变的患者。年龄在17〜82岁,随机分为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均无明显差异。将150例患者随机采用椎管内麻醉的三种穿刺方法:正中入路、侧入法、旁正中入路。所有患者均由同一麻醉医生实施麻醉操作及术后随访。、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取左侧(或右侧)屈曲卧位,根据手术部位选择相应椎腰间隙为穿刺点,所采用的穿刺针为同一厂家一次性麻醉穿刺ti。A组行正中入路,以后正中线的两棘突中点穿刺点,针口斜面与躯干平行,垂直经棘上、棘间、黄初带进入椎管;B组行侧入路,,针与皮肤呈60°〜70°的角度,经软组织、黄初带进入椎管;c组行旁正中入路,,穿刺针与矢壮线呈5°贴近棘上棘间初带经黄初带进入椎管。所有病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別采用连续硬膜外、腰硬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麻醉用药为同一厂家罗哌卡因和(或)布比卡因。常规面罩吸氧。,患者体位,同一病人麻醉的穿刺次数,是否有异感,麻醉方式、效果。在术后随访9天,主要针对患者出现腰部疼痛感进行记录,是否奋腰活动的障碍及腰椎穿刺点、各棘突、椎旁的压痛。采用VAS评分标准,0分表示无痛感;1〜3分为伴有轻度的疼痛,平卧吋不痛,当坐起吋有轻微疼痛;4〜6分为存在中度的疼痛,平卧吋伴有轻微疼痛,当坐起、腰部活动吋疼痛加剧,坐起、腰部活动受限;7〜10分为奋重度持续性疼痛,影响患者日常活动[1】。记录例数(表1),针对患者的情况治疗并记录疼痛恢复的时间。,均以t作为检验,当P〈。,体位,同-•病人麻醉的穿刺次数,是否有异感,麻醉方式、效果无统计学意义。经术后2〜9天的随访,A组腰背痛明显高于B、C组(P<)(表1)。表1三组患者的术后VAS评分腰背痛比较*为1C组与A组比较,P<,此后2〜9天内有出现腰背疼痛的症状后,VAS评分3分以下者作观察,4〜6分使用热敷、理疗等治疗,严重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VAS在6分以下的患者常在术后9天内恢复正常,但A组1例VAS在7〜10分患者在术后3个月仍有腰部疼痛,活动受限,使用腰带限制腰部活动等综合治疗1月后疼痛感慢慢消失。3讨论椎管内麻醉术后并发症以腰背痛为主,发生率也较高,门诊接诊率可达25%以上[2】,病人主诉疼痛,可有腰部活动受限。椎管内神经阻滞后穿刺点局部暂时性(数天)及长吋间

三种穿刺入路在腰椎管内麻醉术后腰痛的临床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tteee8
  • 文件大小68 KB
  • 时间2019-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