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年:停下来是为了走得更远
他们说——
马大叔(45岁快递员):“每天开着电驴,驮着比自己高出两三个头的货物来回奔走,每隔几秒就要拨打一个电话确认是否要将货物立即送达。尽管如此,也不能把当天的货物送完。我太累了,需要休息一下,再回来。”
金陵(30岁程序员):“加班对我而言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从入行的那一天起,我就告诉自己,这是我的梦想,再苦再累,坚持下来终有回报的。但是,当我看到李开复被诊断出患淋巴癌的消息时,我知道实现梦想不见得一定要以健康为代价。我太累了,需要好好休息一下,再回来。”
大米(23岁毕业生):“十年寒窗,累不累,也只能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决定让自己休息一下,去淳朴的山村支教一年,让奔走得太匆忙的心,稍事休息。”
艾琳(35岁护士):“护士跟服装设计师完全是两个不搭嘎的职业,虽说时装界常常以小护士的形象来找寻灵感,但是做出辞职决定,前往上海学习服装设计的事情还是让身边的人大吃一惊。问我原因,我只能说,现在的生活太累了,我有了更想做的事情。”
夜猫子(28岁记者):“放弃当下稳定的工作,去国外游学——看似很疯狂的决定。很多人劝说我珍惜当下,别好高骛远,可我只想趁年轻,多看看世界,让未来更宽阔。
”
李菲儿(33岁插画师):“只有幸运和优秀的人,停下手中的画笔仍被人惦记,我无法成为幸运的人,只好努力地让自己变优秀。我推掉了今年所有的稿约,让转速无动力的大脑好好休息,希望再出发时,有更好的故事。”
刘意(30岁编导):“现场观众是假的,冠军人选是内定的,收视率是自欺欺人的。没有好的创意,没有好的班底,一味模仿,怎么跟友台比?我知道是时候停下来,思考一下未来的路了。”
喜多多(25岁业务员):“跑业务的确挺累的,要是连跑业务都做不好,更不要谈做管理了,从基层做起是对自己最好的磨练,我要为梦想放放假,先拿到年度优秀业务员再拿梦想出来晒晒。”
进财叔(55岁店老板):“被人叫了30年的老板,也该休息一下了。儿子读完大学,回来就把从学校学来的那一套用上了,小铺面变成了连锁店,我也该放手让后生去拼搏了。”
狐狸(40岁摄影师):“如果摄影被称为艺术,那每一个镜头都需要灵感,如今灵感枯竭,正好有借口做一回陶渊明。”
本溪(37岁管理员):“仓库里的货物如何摆放比我家里的碗筷记得还清楚,这是职责,敢将它们抛在脑后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个假日。”
谷力(43岁总经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话一点也不假,每当下属让我签假条的时候,我从不拒绝,当一个人被职位逼得停不下来的时候,连休假的心思也没了。”
一豌豆(32岁策划师):“我最大的策划案就是我的婚礼,也是我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为了更好的照顾家庭,我在婚后成了全职主妇。是一次朋友的聚会让我重新有了事业,尽管是兼职,但家庭派对策划这个职业让我了解了更多家庭的相处模式,也让我在做决定时更独立,既能照顾家庭又能有不错的收入。
”
什么是间隔年?
间隔年可以理解为Gap Year或Career break,属于舶来词。在国内,大多数人更愿意理解为Career break,意为放弃当前的工作,以调整身心为由,利用一段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Gap Year可以追溯至18世纪的欧洲,当时的欧洲贵族家庭会让步入成年的继承人独自前往各国游学,借此扩展人脉及丰富阅历,为家族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直至今日,西方国家青年仍会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踏入社会之前,为更好的融入社会,停顿下来,做一次长期的远距离的旅行。这并不等同于十天半个月的走马观花,而是用一年或更长的时间去游学、当义工,或者一边休息一边思考自己的人生,以此来增加见识,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向和方式逐渐融入社会。
测试结果:(对应ABC选项中选择最多的一项)
A选项最多:
你现在处于衰退期,对事物抱有厌倦情绪,急需一个间隔年来调整自己。如果你确实感觉累了,就给自己放个长假,好好放松一下,尝试另一种生活,收获不一样的体会和感悟。
B选项最多:
你现在处于激励期,有压力也有动力,最好能在压力中提升自己。你需要注意的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平衡,生活才会更好。有时间到郊外看看风景也是不错的选择。
C选项最多:
你现在的状态良好,没有出现倦怠情绪。所以,你不需要特意追寻一个间隔年。一切如你所愿处于一个最佳的平衡点上,继续保持就可以了。
反对派
@亚克力:很多明星在事业顶峰经不住压力的考验,宣布暂退娱乐圈,最后耐不住寂寞,想要再战江湖收回失地时,才知道大势不在。
@落落:也许我到了穷途末路才会给自己一个涅槃的机会,不然还是咬咬牙坚持下去。
@阿木妖:不是把别人的生活状态往自己身上照搬就能成功的。
@莲蜜:比起无法完全释放自我
间隔年:停下来是为了走得更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