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
指标
权重
要点
研究水平与贡献
50%
总体定位和研究方向、承担任务代表性研究成果
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30%
队伍结构与团队建设、实验室主任与学术带头人
人才培养
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20%
公用平台、学术交流、运行管理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说明
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总体要求
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依托一级法人单位建设、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的科研实体, 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面向国际竞争,为增强科技储备和原始创新能力,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 含竞争前高技术研究) 和基础性工作。或在科学前沿的探索中具有创新思想;或满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需求,在重大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方面成果突出;或积累基本科学数据、资料和信息,并提供共享服务,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室应具有一支高素质的固定人员队伍,包括若干优秀的学术带头人、高素质研究骨干、高水平技术人员及精干的管理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团结合作,能够满足实验室参与国际竞争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要求。鼓励实验室以外具有独立科研能力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进行短期合作研究。
实验室能够凝聚、吸引和稳定优秀中青年人才。具有良好的培养学术接班人和优秀中青年的条件和业绩,能够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质和科研能力的研究生。
实验室具备宽松民主、探索求真的学术环境,注重学风建设,营造有利于原始性创新的氛围。积极开展高水平和实质性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实验室应拥有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完善的配套设施, 仪器设备统一管理,共享共用,成为本领域台。鼓励实验室自行研制和开发仪器设备。
实验室应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
实验室发展方向是依托单位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依托单位重视和支持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二、具体指标说明
( 一) 研究水平与贡献
1 、实验室以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 含竞争前高技术研究) 或基础性工作为主, 研究方向明确, 重点突出。有较强的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 有较高的科研效率。
2 、代表性成果
代表性成果指评估期限内以实验室为基地、以实验室固定人员为主产生的、符合实验室发展方向的重大科研成果, 并以适当权重考虑国内外合作研究的成果。成果按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基础性工作分类, 不同类型成果按不同标准评价。实验室择优提供不多于 5 项代表性成果。
(1) 基础研究成果
在科学前沿的探索研究中取得系统性原创成果, 并具有一定的学术论文, 或出版学术专著, 或在国际主流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
(2) 应用基础研究成果
在解决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中具有创新思想与方法,实现关键技术创新或系统集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储备;或在实验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3) 基础性工作成果
基本科学数据、资料和信息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