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灾风险管理供给及其主体研究
——基于公共物品与比较的角度
卓志
讨论内容
巨灾风险管理的
相关概念
公共物品理论的
发展
一般意义上
巨灾风险管理的
公共物品属性
巨灾风险管理制度
法律法规
组织建构
……
巨灾风险管理措施
巨灾保险
巨灾基金
……
巨灾风险管理相关概念
萨缪尔森(1954)
马斯格雷夫(1959)
布坎南(1965)
马摩罗( 1999)
……
公共物品理论的发展
公共物品是一个构建的概念,物品的特征(如需求者之间的效用依赖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公共物品属性,而技术进步可以改变物品的特征,进而改变了物品的公共物品属性.
供给机制只是在给定的技术条件和物品特征下,在现有的政治经济制度约束内,利益相关者之间通过合作追求利益最大化做出的制度选择.
基本结论:
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它没有使用上的竞争性,.
。在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间,。
随着技术条件和政治经济约束的变化(如损失数额大大降低,可预测性增强等),巨灾和巨灾风险的特征也会发生变化,相应的其公共物品属性和供给方式也会随之改变。因而在巨灾风险管理的供给机制上,不存在理论上最优的选择,而是需要根据面临的具体矛盾与利益冲突,做出适宜的制度安排,并且这种安排也需要不断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演进,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制度选择。
目标
唤醒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减少巨灾损失对的获得巨灾风险保障
成本
不供给成本
交叉补贴成本
效率
“最后一笔钱所得到的边际社会正效用恰好等于为支付这最后一笔钱的公共工程的生产所必需缴纳的税赋的社会边际负效用”
政府供给巨灾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
目标
盈利
社会责任
成本
代理成本
税收成本
融资成本等
效率
局部最优
存在技术制约
市场供给巨灾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
目标
超越自利
价值追求
约束
政府
捐赠者
效率
竞争压力
平等,自治的网络化组织
自愿供给巨灾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
飓风风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