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
临床应用与毒性认识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性味辛、温,有毒。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清脾散结。
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法半夏多用于燥湿痰。
产地湖北、河南、山东所产为佳。山东的道地产地为泰安, 因其较其他地区的微量元素含量高。
半夏含生物碱、氨基酸、黄酮、挥发油、半夏蛋白及无机元素等多种化学成分,在我国半夏临床应用已近千年的历史,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近年里半夏在抗菌,抗肿瘤,神经抑制,抗过敏反应等药理方面的研究报道不断增加,成为研究的重点。
临床应用
半夏现代临床单用或配伍他药可治疗诸多疾病。如治疗湿痰、寒痰症,各种原因的呕吐,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等。在临床上半夏多用治疗痰多咳嗽。
抗肿瘤作用
半夏的烯醇和水浸液或其多糖组分、生物碱具有较广泛的抗肿瘤作用。
李娟等人通过药理实验证实,半夏、水半夏和掌叶半夏都有抗肿瘤的活性,半夏和掌叶半夏的抗肿瘤活性最强,优于水半夏。
抗肿瘤的有效部位集中在总有机酸提取物或醋酸乙酯提取部位。
因此,抗肿瘤的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治疗心血管方面
水浸剂对实验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室性早搏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抗胃溃疡作用水煎醇沉液对多种原因所致的胃溃疡有显著预防和治疗作用。
抑制胃液的分泌作用
药理作用
半夏水煎剂可降低兔眼内压;
半夏蛋白有明显的抗早孕活性;
半夏水提取物具有抗被动过敏反应的功效。而且对于抗被动过敏的同时,不会影响抗体的免疫功能。
减肥作用半夏水提取物400ml每千克,连续服用6周后,能降低肥胖大鼠的体重,以影响大鼠产热和脂肪酸氢化作用来达到减肥的目的。
生半夏的毒性研究
生半夏有毒,-,即可引起中毒。多服药30min到2h出现。勿食生半夏可治咽喉烧灼感,口舌麻木,粘膜糜烂,水肿,流涎,张口困难等,严重可导致窒息等严重后果。过量服还可引起智力发育障碍等后果。
曾有报道四岁小男孩勿食鲜半夏,结果导致其口腔黏膜糜烂,虽然抢救后治愈,但是他直至7岁一直不能说话,7岁时才能发出简单语言,到10岁后语言仍涩滞,行走蹒跚,动作幼稚,可见半夏毒性之强烈。
毒性研究进展
半夏的毒性最早见《神农本草经》。
《宝庆本草折衷》条言:半夏堕胎。李知先谓:“以汤泡遍数加多则不损胎气,仍炙少甘草和之,或妊妇伤寒及恶阻,呕逆诸症。虽不阔半夏,然亦顺禁谛也。”《本草纲目》曾载:“半夏,孕妇忌之。”《本草经集注》中明确提出半夏“有毒,用之必须生姜,此是取其所畏,以相治耳。”
半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