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太后与孝庄太后
人物浅析与对比
性聪达,自入宫掖,粗学书计。及登尊极,省决万机……太后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顷……是以威福兼作,震动内外。
——《魏书·文明皇后冯氏传》
冯太后有关人物关系
冯氏
李夫人
李氏
献文帝
孝文帝
文成帝
拓跋浚
拓跋弘
拓跋宏
文成帝前期
冯氏,汉族人。
13岁的文成帝登基不久,就选中11岁的冯氏做了贵人。而后14岁被文成帝立为皇后。
文成帝用人得当,特别是重用汉族大臣高允,此时的北魏基本处于安宁平和发展的状态。冯后对文成帝的这种做法感到十分钦佩,朝廷上人对汉族人的看法也有所改观,这对之后冯后的汉化改革奠定了一定基础,也让文成帝与她的感情与日俱增。
文成帝前期
在冯氏被封为皇后的两个月后,文成帝与李氏所生之子拓跋弘出生。
按照道武帝拓跋珪当年所定的规矩,凡后妃所生之子被立为储君,生母皆要赐死,以防母以子贵,专擅朝政。李氏被赐死后,冯后便担当起了养育之责,将拓跋弘视若己出,竭尽慈爱,使文成帝也深感快慰。
文成帝后期
文成帝在位期间,北魏安宁平和,但好景不长,公元465年五月十一日,被誉为“有君人之度”的文成帝竟英年早逝,崩于平城皇宫的太华殿,年仅26岁。
文成帝死后,冯后竟一度情绪失控扑入焚烧丈夫遗物的大火中,后被就出。痊愈后,冯后似乎又对生活燃起了希望,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献文帝前期
465年五月,文成帝死后第二天,年仅12岁的皇太子拓跋弘即位,是为献文帝,冯后被尊为皇太后。献文帝即位后,由于太原王将军乙浑阴谋篡位,北魏中枢政治又面临严重的危机。
466年,冯太后抓住机会将乙浑捕杀,稳定了政局。
冯太后表现出果敢善断的政治才干。接着,她再露锋芒,宣布由自己临朝称制,掌控朝政大权。
献文帝前期
467年八月,献文帝之妃李夫人生了一个儿子——拓跋宏。冯太后喜得长孙,十分惬意。时隔不久,她决定停止临朝,不听政事,由已经14岁、初为人父的献文帝亲政,转而担当起抚养皇孙拓跋宏的责任。
献文帝后期
献文帝亲政以后,颇想有所作为,贬斥了不少冯太后宠重与信任的人,并试图重用提拔一些对冯太后不满的人,以结成自己的心腹。一开始,冯太后对献文帝的所作所为虽然感到心中不快,但也没有立即发作。到了(470年),冯太后再也忍无可忍了。
李奕
献文帝后期
在冯太后的强大压力下,献文帝曾想传位给他的叔父,但遭到宗室大臣和宦官的联合反对。无奈,他只得在471年八月,禅位给不满5岁的太子拓跋宏,即是历史上著名的孝文帝。献文帝自己则做了太上皇,这一年,他只有18岁。(个人性格问题)
冯太后与孝庄太后对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