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超长建筑的结构设计
浅谈超长建筑的结构设计
如今,建筑业的迅猛发展,设计中经常会遇到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问题,但由于混凝土材料本身的特性,导致钢筋混凝土房屋的长度受到一定限制,本文根据具体工程设计实践和经验,介绍了对超长混凝土结构如何有效设置后浇带,以及其他一些控制和抵抗温度收缩应力的具体设计措施。
本工程位于七度设防区,地震加速度,建筑物长度72米,高米。由于属于教育建筑,根据规范,抗震等级按重点设防类考虑,并且地震加速度应提高,由于高度接近24米,专家建议电算时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刚开始拿到这个工程时,考虑到建筑物的长度远远超过现行规范对伸缩缝最大间距的要求,为满足规范要求而在建筑物中部设置伸缩缝,而建筑设计人考虑到设缝会影响到建筑立面造型和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不宜设缝,而且在设缝试算过程中,由于设置伸缩缝把本身对称结构分成两个不对称的单塔,造成了结构电算结果很难满足规范要求(主要是由于地震加速度提高,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下位移角、位移比很难满足)。并且考虑到设置伸缩缝会在缝两侧采用双柱、双墙,地震时缝的两侧易发生碰撞,使伸缩缝部位形成一个薄弱环节。所以针对本工程实际情况,采取了不设缝处理并采用多种技术措施来防止由于结构超长引起的裂缝。
(1)设置后浇带以及控制和抵抗温度收缩应力的措施
后浇带的主要作用是释放早期混凝土收缩应力,减小以收缩为主
的变形。在施工过程中每隔30m左右留800mm的混凝土后浇带(一般在小跨梁开间或受力较小的部位,梁跨三分之一处设置。); 待主体完成后两个月采用强度较主体混凝土高一个标号的无收缩或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并且施工时还应注意:
①后浇带两侧宜设钢筋网片,防止主体混凝土流入后浇带。
②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清理凿毛,浇筑时振捣密实,精心养护。
③后浇带两侧支撑保证稳定可靠,后浇带混凝土达设计强度时方可拆除。
(2)针对性地采取控制和抵抗温度收缩应力的综合措施
①加强屋面保温隔热措施。层面采用高效保温材料,严格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②局部加强配筋。屋面板等外露室外现浇板(含施工期间主体暴露时间较长的室内现浇板)以及板跨大于4m且采用泵送混凝土的双向连续板等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板,均在板面(即板的受压区)配置不小于φ******@200双向钢筋网片;并在温度影响较大的部
浅谈超长建筑的结构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