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伦理学课件.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伦理学课件资料
PPT(伦理学原理绪论)
伦理学原理
课程性质:哲学学科、通识教育课程
课程内容:
伦理学原理:基本范畴、道德概论
伦理学规范:伦理原则、社会道德规范
美德伦理学:美德要素和结构、培养方法
应用伦理学:社会发展中的现实伦理问题
学习方法:理论学习、案例分析、讨论
主讲教师:杨伟涛 **********
导论
引论:伦理学与社会和人生
㈠社会现象观察:
1、全国每年自杀25万,200 万人自杀未遂
2、大学生马加爵、药家鑫伤人致死事件
3、救助老人的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南通殷红斌被误会事件
4、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渤海康菲漏油事件
㈡人生和社会思考
⑴内在思考:人是什么?我是谁?
⑵关系思考:个人(我)和他人、社会、自然、自身关系如何?
⑶行动思考: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怎么做?
一、伦理与道德关系辨析
1、道德和道德现象
“形而上者为之道”,“道”表示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规则。”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25章)
“德者,得也,外德于人,内得于己。”“以善德施之他人,使众人各得其宜”,“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说文解字》)
道和德连用,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调整人和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规范和个体道德品质、道德境界。其中“道”包含着某种客观性,主要指做人的规则、规范、原则等外在要求,即所谓“据道”、“贯道”;“德”偏重于主观的方面,主要指人的内心思想情操和精神境界。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是非强制地调节社会性关系的规范。
2、伦理和伦理学
伦即人伦,指人与人之间微妙复杂而又和谐有序的辈分关系,“伦,道也,言人所行之行皆同然之理。”(《礼记·中庸》)“伦为人群相待相依之生活关系。”(黄健中《比较伦理学》)“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说文解字》解释:“伦,从人,辈也,明道也;理,从玉,治玉也。……玉之未理者为璞。”
“理”本义为“治玉”,引申为整治和物的纹理,进而引申为规律和规则;理是事实如何的必然规律,“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孟子·告子上》)“理非他,盖其必然也……就天地人物事物本其不易之则,是谓理。”理又是行为应该如何的当然之则,“只是事物上一个当然之则,便是理。”(《比较伦理学》)
“伦理”一词,最早见于《礼记·乐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
伦理指调整人伦关系的条理、道理、原则,即“伦类的道理”;泛指人与人之间以道德手段调节的种种关系,以及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应当遵循的道理和规范,是对人的社会关系的应然性认识。
3、道德与伦理的区别和联系
⑴作为行为规范,伦理具有普遍性,具客观、外在、社会性意味;“道德”更多地或更有可能用于个人,道德具有独特性,含主观、内在、个体性意味;
⑵作为价值本身,伦理的核心是正当(适当、合适、合宜等),道德的核心是善(或美德、德性、好等);
⑶作为学术范畴,伦理指关于各种道德的理性分析、说明、论证和评判,具有理论性、系统性和抽象性,道德指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原则、规范和行为,具有生活化、多样性和具体性。
⑷二者是一体两面的,都关涉人类社会生活的善恶意义和行为的价值规范,都具有调节人类生活秩序、创造和谐的功能。伦理不内化为道德就不能有效实施;道德没有伦理基础,就缺乏合理性论证而沦为说教和空谈。
⑸伦理和道德区分的典范: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客观精神经历伦理世界、法权教化世界、道德世界;其对应于中国从传统社会向当代社会转型的基本价值进程。

二、伦理学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
1、伦理学又称道德哲学,是研究社会道德现象、为人们道德行为提供价值指导的科学;是关于优良道德制定方法和制定过程以及实现途径的科学。
2、伦理学的学科特征
⑴伦理学是一门哲学理论学科;
⑵伦理学是一门特殊的规范学科;
⑶伦理学是一门独特的价值学科;
⑷伦理学是一门有广泛渗透力的实践性学科。
3、伦理学研究的特殊矛盾和基本问题,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利益和道德的关系问题,对该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对道德的起源、本质、社会作用和发展规律的问题的解决;
二是社会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问题,对该问题的回答,决定着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道德原则的内容,

伦理学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乘风破浪
  • 文件大小298 KB
  • 时间201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