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通识课11—浮士德.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艺术的人学
重新解读世界经典名著
杨昌龙
第三讲

人生的
终极意义何在?
( 解读诗剧《浮士德》) 歌德和席勒
人之初,性本善,
还是人之初,性本恶?
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
人生的终极意义何在? 歌德像
第三讲解读《浮士德》
主要内容
一、歌德的人学体验
二、《浮士德》的素材来源
三、《浮士德》的人学内容
四、《浮士德》的人学艺术哥德和席勒
一、歌德(1749-1832)的人学体验:

1、“狂飙突进”时期(1770-1775) 法兰克福市
16岁上莱比锡大学读法律, 19岁在家养病
两年, 1770年21岁进斯特拉斯堡大学继续读法
律,第二年获法学博士学位,但更喜欢文学艺术.
在此期间,结识思想家赫尔德尔,受其影响,
热情攻读世界名著,开始从事诗歌创作.
1772年, 舞会偶遇朋友未婚妻, 产生单恋,
感情痛苦,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大获成功。
这是他创作的第一个丰收时期.
2、魏玛从政时期(1775-1794)
1775年11月,歌德接受魏玛公爵邀请,到魏玛
公国当官。这个小王国,麻雀虽小,肝胆俱全。他
公务繁忙,空耗时日,精神痛苦。
1786年9月30日-1788年6月18日,悄悄游历意
大利, 到过威尼斯、佛罗伦萨、罗马等城市。回
到魏玛后,辞去了一切职务,只任剧院监督。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他开始
热烈拥护,后来变为反对暴力、嘲讽革命,说明
他既不满现实又害怕革命,倾向进步却向封建势歌德工作室
力妥协的思想特点。
3、与席勒合作时期(1794-1814)
1794年,歌德与席勒结交,开始了两位伟大
作家的合作期:一起办刊物,建剧院,导演戏剧,
作学术报告,在创作上互相鼓励,共同切磋,写
成诗剧《浮士德》第一部。1805年席勒逝世,对
他打击很大,他“失掉了自己生命的一半”。此后,
他研读空想社会主义著作,写作小说《亲和力》, 席勒
1811-1814年写成自传《诗与真》前三卷。这是歌德第二个创作
丰收时期。
4、晚年时期(1814-1832)
1814年,拿破仑退位,封建势力在全欧
复辟,他转而研究东方文学(阿拉伯、波斯、
中国、印度文学)。 1816年歌德夫人逝世,
他埋头书案,著书立说,过隐居生活。完成
《诗与真》最后一卷、《浮士德》第二部、
《意大利游记》等。这是他第三个创作丰收
时期。 1832年3月22日病逝,享年82岁。歌德像
第三讲解读《浮士德》
恩格斯总结歌德的人学特点

“歌德在自己的作品中,对当时的德国
社会的态度是带有两重性的。有时他对它是
敌视的……有时又相反;有时非常伟大,有
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
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
足、胸襟狭隘的庸人。”歌德像
二、《浮士德》的素材来源:

1、在《圣经》的《约伯记》中,描写上帝和魔鬼撒旦的争论,
并让撒旦对人约伯实行考验。这一故事与《浮士德》的情节相类
似, 和《浮士德》的创作应当有间接联系。
2、《浮士德》的直接素材,来自德国民间传说。据说浮士德
是个真实人物,名叫约翰·乔治·浮士德(1480-1540),生前是江湖
魔术师,死后其传奇故事到处流传。1587年德国出版了一本《浮士
德的故事》,又称“博士传”,写他与魔鬼订约,抵押灵魂,换得愿
望的满足。后世作者以此为题材,也写过一些剧本和小说。

通识课11—浮士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在水一方
  • 文件大小2.19 MB
  • 时间201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