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资治通鉴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开本:16开册数:全四卷定价:690元优惠价:280元ISBN:9787540214142内容简介:《资治通鉴》开创了编年体通史的先河,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记录史事,大大扩展了纪传体史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容量。其所记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重要的历史人物。全书文字简明扼要,生动流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家之绝笔”。《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成就最高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等历时19年编辑完成。书成后,宋神宗赐名为《资治通鉴》,意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其成就可见一斑。《资治通鉴》全文共294卷,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间1362年的历史。作者简介:作者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曾在朝中为官,官至天章阁待制,在皇家藏书阁担任皇帝的顾问。父亲的学识与修养,无疑对司马光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司马光自幼聪明好学,七岁时便能粗通《左传》,他和同伴游戏时破缸救儿的机智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所熟知。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年仅二十岁的司马光中了进士,起初在华州(今河南郑县)担任地方官。后被庞籍推荐调入京城,担任馆阁校勘、同知礼院的职务。至和元年(1054年),司马光跟随庞籍到了并州(今山西)为官,嘉二年(1057年)因庞籍获罪,司马光便引咎离开了并州。从嘉三年(1058年)开始,司马光又陆续担任了开封府推官、度支员外郎等职。宋英宗统治时期,司马光由谏官提升为龙图阁直学士。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司马光奉诏编写《历代君臣事迹》。英宗颁诏设书局于秘阁,令其续修《通志》。并授权司马光自己挑选英才,辅助编修《通志》。宋神宗即位不久,司马光任翰林兼侍读学士。当年,司马光向神宗进献《通志》8卷,《通志》即《历代君臣事迹》第八卷,该
文白对照 资治通鉴 司马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