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大题;
1、通常将样本容量n>30的样本称为大样本,将样本容量n≤30的样本称为小样本。(√)
2、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符合试验设计的三原则,能提供无偏的误差估计,能有效地减少单向的土壤肥力差异对试验的影响。(√)
3、在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时,若各区层所包含的抽样单位数不同,则从各区层抽取单位数应根据其所包含的抽样单位数按比例配置。(√)
4、调和平均数主要用于反映研究对象不同阶段的平均速率。(√)
5、平均数μ=0、s2=1的正态分布称为标准正态分布。(√)
6、标准误的大小反映样本平均数的抽样误差大小,即精确性的高低。(√)
7、准确性是指在试验中某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观测值与其真值接近的程度。(√)
1、二项分布属于连续型概率分布。(×)
2、正态分布属于离散型概率分布。(×)
3、样本标准差是反映样本中各观测值变异程度大小的一个统计数,而它的大小不能说明对该样本代表性的强弱。(×)
4、顺序排列设计由于各处理作顺序排列,容易产生随机误差。(×)
5、就同一资料而言,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
6、在计算植物生长率时,用调和平均数比用算术平均数更能代表其平均水平。(×)
7、统计分析的试验误差主要指随机误差。这种误差越小,试验的准确性越高。(×)
8、一般情况下,长方形尤其是狭长形小区的试验误差比正方形小区的大。(×)
第二大题:
1、常见的离散型概率分布主要有两种: 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
2、二项分布概率值的函数是 BINOMDIST ;二项分布的反函数是 CRITBINOM ;泊松分布概率值函数是 POISSON 。
3、正态分布概率值的函数表达是 NORMDIST ;反正态分布数值的函数表达是 NORMINV;标准正态分布概率值的函数表达是 NORMSDIST 。
4、小样本抽样分布主要包括三类分布: t分布、 X²分布和F分布。
5、统计学中,一般来说常见抽样的方法有典型抽样、随机抽样和顺序抽样3种方法。
6、各因素水平间间距的确定方法有等差法、等比法、随机法、选优法四种方法。
7、在田间试验中,由观察、测量所得的资料,一般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和质量性状资料两大类。
8、统计表由标题、横标目、纵标目、线条和数据5部分组成。
9、平均数主要有算术平均、中位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4种表示方法。
10、用来描述资料基本特征特性的三个统计数分别是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
11、在Excel表格中,求和、算术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使用的函数、SUM、 AVERAGE 、 STDEV。
12、变异数包括极差、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13、小麦品种A每穗小穗数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值为18和3(厘米),(厘米),根据_ CVA _ 大于_ CVB _,品种_ A _ 的该性状变异大于品种_ B _。
14、二项总体也可以称为0,1总体,是因为二项总体中两事件为对立事件,将发生事件记为“1”,另一事件记为“0”。
15、在研究玉米种植密度和产量的关系中,其中种植密度是自变数, 产量是依变数。
16、标准正态分布是参数___m=0__,_ s2_=1__的一个特定正态曲线。
17、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是处理效应与环境效应的可加性、误差的正态性、误差的同质性。
18、误差可以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种类型。
19、根据试验的内容将田间试验分为: 品种试验、栽培试验、品种和栽培相结合的试验3种类型。
20、田间试验顺序排列设计分为对比设计和间比设计 2种类型。
11、田间试验随机排列设计分为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裂区设计 4种类型。
22、试验地土壤肥力差异的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肥力梯度变化和斑块状变化。
23、试验地土壤差异测量的方法有目测法和肥力测定法。
24、试验处理重复的作用分别是估计试验误差和降低试验误差。
25、试验区组一般有密集式和分散式两种排列方式。
26、常用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主要有直方图、多边形图、条形图、圆图这4种图形。
1、现测得一组大白菜品种的株高数值分别为:45、28、48、43、36、41、40、37、35、47(cm),请分别计算、SS、df、MS、S的数值。
解:
SS==
Df=9
MS=
S==
2、分别计算下面3个玉米品种云瑞6号、红单2号、农大108,3次重复产量(kg/hm2)的平均数和变异系数,并解释所得结果。
品种
3次重复产量(kg/亩)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云瑞6号
480
420
450
农大108
530
501
520
红单2号
650
625
613
田间试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