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铝电解反应方程式2Al2O3+3C==4Al+3CO2↑,从这个方程式可以看出,理论上每生产一吨铝需要 1889 kg氧化铝。
2、大型预焙槽的焙烧方法有 铝液 焙烧法、 焦粒 焙烧法、 燃气 焙烧法。
3、效应分摊压降是通过对 效应系数 和 效应持续时间 来进行控制。
4、电解温度实际可表示为 电解质初晶温度 和 过热度 之和。
5、槽工作电压是由电解槽的阳极压降 、阴极压降 、分解压降、电解质压降、槽周围母线压降 组成。
6、预焙槽电解烟气净化采用 干法 净化,其作用主要是为了回收氟 和保护环境 。
7、电解质分子比是指电解质中 氟化钠 与 氟化铝 的分子数之比。中性电解质分子比等于3,分子比大于3的为 碱性 电解质,分子比小于3的为酸性 电解质。
8、冰晶石—氧化铝熔盐体系的导电度取决于 体系内离子的本性 及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
10、酸性电解质体系的密度随氧化铝浓度增大而 降 低 。
11、铝电解生产中,铝水与电解质的分离靠两种液体的 密度差 实现,在实际生产中,只有减小 电解质 的密度来增大 密度差 使两种液体分离良好。
12、在铝电解生产中,随着极距的增加,电流效率将会 提高 。
13、电解槽的极距一般指 阳极底掌 到 铝液镜面 之间的垂直距离。
14、在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体系中,绝大多数电流是通过 钠离子 迁移的。
15、直流电单耗是由 电流效率 和 槽平均电压 决定的。
16、现行的铝冶炼方法是1886年美国的霍耳和法国的埃鲁发明的冰晶石---氧化铝 熔盐电解法。
17、电解质中氧化铝的溶解量随分子比的降低而 降 低 。
18、电解质中随氧化铝的浓度的增加,电解质的导电度 降 低 。
19、冰晶石—氧化铝熔液的粘度随氧化铝浓度增大而 增加 。
20、氟化镁的主要优点是降低电解质的 初晶点 。
21、电解槽内氧化铝浓度达到一定值后,电流效率随着氧化铝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22、造成铝电解过程中电流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铝的溶解损失 。
23、氟化镁能 减少 铝在冰晶石—氧化铝溶液中的溶解损失量。
24、氟化锂的主要优点是可明显提高电解质的导电度同时降低电解质的初晶点 。
25、氟化锂的主要缺点是明显降低氧化铝在电解质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 。
26、电解过程中阴极副反应主要包括铝的溶解反应、金属钠的析出 和
碳化铝的生成。
27、氟化钙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炉帮的形成。
28、电解质溶液随氧化铝浓度增加,对碳素材料的湿润性变好。
29、添加碳酸锂时,要考虑电解质中 氟化铝 的损失和 氧化铝 的生成。
30、在阳极效应过程中,产生的 过氟化碳 气体对温室效应影响最大。
判断题
( √)1、在熄灭效应过程中,应根据效应电压的高低确定熄灭效应的时间。
( × )2、向电解槽添加氟化铝时,最好直接加在液体电解质表面。
( × )3、电解质电阻随着分子比的降低而降低。
( √)4、铝水平具有调节电解槽热平衡的作用。
( √)5、焦粒焙烧法是利用焦粒产生的热量进行焙烧。
( √)6、发生阳极效应的原因主要是氧化铝浓度降低。
( × )7、随着电解质中氟化铝量的增加,电解质电阻将会下降。
( × )8、铝电解电流效率随着电解质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 × )9、降低设定电压就能降低直流电单耗。
( √)10、砂状氧化铝适于在干法气体净化中用来吸附氟化氢气体。
( √)11、~。
( √)12、在出铝过程中电压上升的原因是由于极距增大。
( √)13、电解槽发生效应时,如果效应指示灯忽明忽暗,闪烁不定,表示电解槽内存在局部短路现象。
( × )14、氧化铝的粒度对其溶解性没有影响。
( √)15、电解质中有过剩的氟化铝时,铝液-电解质的界面张力将增大。
( × )16、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加,电流效率一定增加。
( × )17、冰晶石—氧化铝熔液在960℃时的密度比铝液大。
( √)18、导电率是电阻率的倒数。
( × )19、铝电解的极化电压等于分解电压。
( × )20、造成铝电解槽电压波动的原因主要是阳极电流分布不均匀。
单项选择题
1、铝的原子量是( D
电解3434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