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对元认知的认识.doc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社会对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长,学会学习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帮助受教育者学会学习, 使之成为策略型学习者, 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培养“精通学习”的策略型学习者, 是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
元认知策略不仅是学习策略的核心成分, 也是有效运用学习策略的基础。因此, 在教育实践中掌握和运用元认知策略,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学期我们小组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学习策略的知识,在谈及元认知策略的时候,没向大家阐释什么是元认知的问题,今天我就元认知的相关知识谈谈我的认识。
一、背景
有关元认知的思想, 在历史上早已有之,只是论述这一现象所用的术语不同而已。
, 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到历朝著名的学者、教育家, 如王充、刘勰、韩愈、朱熹等人, 都对元认知问题提出过深刻的见解。在《学记》中, 就包含了丰富的元认知思想, 对于“教学相长”的问题, 书中写道:“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里的“自反”和“自强”就说明元认知在教和学过程中的作用。
,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关于读书方法的专门论述中, 就蕴含了大量的元认知思想。20世纪初, 瑞士认知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教育家杜威、心理学家桑代克等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智力活动中自我监控与调节的问题。他们分别在一定程度上指出、说明了自我意识过程, 积极监控行为以及批判性评价能力在智力活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
20世纪70年代初, 受塔尔文、麦迪根观点的影响, 弗莱维尔及其同事开始对儿童的元记忆进行研究。1976 年在其《认知发展》一书中, 他明确提出了元认知的概念及含义, 从而开创了心理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二、元认知的概念
元认知概念至今并没能得到明确地确定。弗莱维尔(1976)认为“元认知是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知识和意识”,“元认知核心意义是‘关于认知的认知’, 并认为元认知技能在多种认知活动中起着主要作用,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刘范(1984) 认为元认知在实质上与我国心理学界在五十年代讨论的意识的自觉性、能动性相近, 指的就是人能认识自己的认知活动,人能自己指导自己的认知活动。朱智贤(1986) 认为思维心理结构中有一个监控结构, 其实是思维活动的自我意识。董奇在《论元认知》一文中指出, 元认知实质就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姚景照在《元认知的含义和结构》中指出元认知是主体以认知活动为对象所进行的认知及其它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我认为姚景照的定义更加好理解,更加的全面。定义中明确的提出了元认知的对象是人们的认知活动,我觉得比“认知的认知”好理解;另外定义中所言的“其它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还包括其它所有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主体在以认知活动为对象进行认知时,即在元水平上进行认知时,必然有其它的心理活动和过程的产生和相伴发生。这些都应该统一在元认知的概念之下,作为元认知的内容进行研究,这样会全面些。
三、元认知的结构
关于元认知的结构存在着两种分法:二分法和三分法。二分法认为元认知结构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两部分;三分法认为元认知结构应当包括三部分,即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

对元认知的认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8-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