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摆脱非理性观念的羁绊.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学习ABC理论的心得体会
最近佛山发生的“女童两次被车碾过”事件,真是轰动全社会。看见倒在地上的女童,有的人觉得如果前去营救,万一被她家人反咬一口怎么办,还是别多管闲事的好,于是就漠然离去;而有那么一些人却处于本能的反应,觉得事出不妙,所以就前去帮忙。两种人的行为结果却相差的如此悬殊。
ABC理论是指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是由于人对引起这一后果的激发事件的不同看法(即观念)所造成的。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件事情,人们会从不同的方面、角度进行思考、解释和判断,从而导致不同的行为结果。这归根到底源于人们对激发事件产生的不同的观念。
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就拿考试来说吧,很多同学在临考前都会表现出十分紧张的样子,茶饭不思,整天无精打采的,就只会趴在书桌前埋头死读,生怕不及格,消极的情绪充满了整个人的内心。可有些人在考试前却表现出一幅若无其事的样子,很轻松,甚至还出去唱卡拉OK、玩游戏是么的,看起来可谓是信心十足啊。这就是很明显的区别,同样是考试,却产生了两类人不同的心理表现及行为结果,这就在于他们对待考试这一事件的看法、观念不同而已。前者对于考试的看法是:这次考试,一定要成功,如果失败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可班上有这么多高手,这下又怎么办才好……这些都属于非理性的观念。后者对待考试的看法是:考试只是对自己听课质量的一次检查而已,它并不代表什么。更何况失败乃成功之母,一个成功的人懂得从自己的失败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考试有什么可怕,有什么好紧张的呢?这就是一种理性的观念。正是由于两类人对考试的看法、观念(ABC理论中的B-Belief)不同,才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行为结果(ABC理论中的C-Consequence)。前者:茶饭不思、埋头死读、消极情绪;后者:信心十足、玩游戏、积极乐观。
记得有一次,听到别人谈到棺材一事的时候,人们却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有些人觉得平日里没事的时候,如果突然间看到棺材的话,就代表你将会厄运缠身,认为这是触霉头的,不吉利的事情。接着整个人便无精打采,无心工作,整天就担心着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而有些人却觉得“棺材”、“棺材”,就是“发财”的意思,于是整个人就起了劲,信心十足,充满活力。面对同一口棺材,不同的人却有着不同的心理活动,表现出不同的情绪,进而造成两种不一样的行为结果。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激发事件(ABC理论中的A-Activating event),观念不同,就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思考与评价这一事件的方式、看法,从而导致不同的行为结果。
观念有理性和非理性之分,理性的观念让人对事件进行正确的思考与判断,产生积极的情绪,促成人们理性的行为表现;非理性观念不仅会引导人们进行错误的分析,而且容易使人产生消极的情绪,做出非理性的行为。
大学生往往最容易出现心理病,这也许是学业跟就业压力造成的吧。大学里,很多同学会利用课余的时间找一些兼职来做做,有些人失败了,有些人成功了,对于这一事件,人们又会有怎样的看法,又有怎样的行为结果呢?前些天,我收到一位同学的短信,她说:
“怎么办,我觉得自己好懦弱,做什么事都不会主动。现在已经是大三了,还没有实践的经验,怎么办才好,以后的前途一片渺茫……”我看了短信,觉得好奇怪,为什么会为这么一件小事烦恼呢?因为我们对待大学里找兼职一事的看法、观念不同。兼职不等于

摆脱非理性观念的羁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3986758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8-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