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生产制造管理解决方案
—企业业务全面数字化管理的先决条件—
目录
—企业业务全面数字化管理的先决条件— - 1 -
1、国内生产制造型企业现状问题 - 3 -
2、如何解决 - 4 -
为什么使用RFID - 4 -
3、RFID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简介 - 6 -
设备简介 - 7 -
我们的优势 - 7 -
应用和前景 - 8 -
4、系统设计及实现 - 10 -
系统总体设计目标 - 10 -
5、系统实施设计办法 - 11 -
生产线RFID设备配置方案 - 11 -
相关设备性能参数 - 13 -
RFID无线实时数据采集终端基本参数 - 13 -
手持式RFID读写设备—WORKABOUT PRO 3 - 14 -
手持式RFID读写设备—手持终端 OMNII XT10 - 15 -
RFID读写设备—车载电脑 8585 - 16 -
1、国内生产制造型企业现状问题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传统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如服装、电子等行业,单品制造费用越来越高,加工利润越来越低,为提升企业的整体利润率,优化企业管理流程,通过信息化改造来提升生产效率成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在传统的制造企业的生产流程中,大部份生产模式以单件流生产模式为主,这种生产线模式的最大缺点是通常在某些瓶颈工序会积压大量半制成品,如果工序繁复且生产环节多,这种现象将更加严重。
目前在传统加工企业的管理中普通存在着如下问题:
整体生产效率低下,现场管理无从下手;
生产过程数据量大,生产线积压严重,不能形成自动化流转和自动化采集数据;
需要手工录入大量数据,准确率和工作效率较低,可靠性不能保证;
可控性差,对加工进度的掌握不精确,生产现场状态监控能力不足;
质量损耗严重,返修率过高,无法进行质量追溯;
订单生产进度和车间在制品、完工数据等不清楚,无法准确计算成本;
经营数据的分析和统计无法做到准确及时,难以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以指导未来生产计划。
这些问题削弱了管理人员对生产周期的预测、控制及应变能力,已越来越难以应付定单规格多,且交货期短的市场要求。
企业早已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并想尽办法尝试解决。在我国,当今70%以上的生产型企业采用条码识别的办法来解决人工录入数据:即借助于电脑和打印机,将一扎货上的大菲每道工序用条码的方式打印出来(分为:针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专业条码打印机等,每种打印机成本不同)工人在生产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生产状况,用剪刀剪掉自己的工序条码,作为生产凭证,然后统一汇总,由专人将工人的条码菲(工票)扫描到电脑系统。
但条码识别还是带来一系列问题:
工人的效率不同,容易引起小组的分工不均匀;
生产异常、生产线瓶颈问题无法实时发现;
劳动效率低下,实际工作时间利用率不高;
条码菲一旦印刷不清晰、有折叠的痕迹等问题时,条码枪便很难识别;
无法实时追踪,管理层难以根据工作状态进行工作安排,如果工作过程某个工序出现问题,要排除的话也必须等到下一天;
菲票统计有时需要专门安排人员队伍专门进行,按1000人的工厂计算,三个统计员工的工资大约¥4500元,一年¥54000元,劳动成本开销大;
每个月产票纸张的消耗、打印机的消耗都是一笔庞大的、看不到的账本。按1000人的工厂计算,每个月打印机维护及纸张耗材纸¥8000元,一年¥96000元;
2、如何解决
实时获得企业业务流程中产生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完成数据的挖掘、分析,可为企业带来:
生产线有效工作时间提高↑15%,产出提高↑10%;供应链成本下降↓30%,库存下降↓25%;销售额提升↑10%。
企业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产生海量数据,它包括产品生产、需求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计划、供给、原材料采购、生产、仓库管理、配送和财务,甚至企业内部每一个角落。如何实时获得这些数据、把这些数据集中处理并进行分析,将是赢这场数据之战的关键。
我们使用RFID电子标签作为信息载体,以无线网络为信息渠道,获取四面八方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和实时处理,让各种主流管理系统从中发掘出关键信息。对整个企业业务流程的每个环节进行全程的记录,实现在制品的自动识别和实时管理,从而实现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实时跟踪,提高企业生产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企业的决策者已经为信息化建设作好准备。未来十年将是企业信息化发展黄金时期。没有一家企业或组织可以仅凭一己之力,合作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我们已为此做好准备。
为什么使用RFID
——条码技术与RFID技术的对比
国内生产制造企业在建立和不断完善质量体
RFID生产制造管理解决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