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205线沙县后底至水南段改线工程
拌合站标准化建设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国道205线沙县后底至水南段改线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八月
目录
一、编制说明 1
、编制依据 1
、编制原则 1
二、工程概况 1
三、拌合站规划方案 1
、拌合站建设方案 2
、粉罐和主楼基础施工 5
、主楼安装、吊装施工 7
、拌合站人员组织和机械配置 8
四、拌合站标示标牌 9
五、拌合站机械设备配置、生产能力 10
、拌合站机械配置 10
、拌合站生产能力 10
、自动计量标准 10
、自动计量设备技术要求 11
六、施工用水、电和消防布置 11
七、拌合站组织机构健全 12
八、拌合站质量控制措施 13
九、拌合站安全文明施工 13
、安全管理方针 13
、安全管理目标 14
、施工临时用电 14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14
一、编制说明
、编制依据
。
。
、水源、电源位置,以及现场踏勘情况。
。
。
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7.《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
。
、编制原则
1、根据我们在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GB/T19001-2000 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积极推广“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质工程目标的实现。施工中强化标准化管理,控制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2、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
3、根据“三集中”要求,配置高效先进机械设备,满足福建省普通公路标准化施工指南要求,满足合同的要求。
4、根据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施工组织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丰富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安排专业的施工队伍施工;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选择优质的材料;确保人力、财力、物力、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
5、节省临时占地、搞好环境保护、防止水土流失,从多角度出发实现文明施工,合理安排生产及生活设施。
二、工程概况
本拌合站负责供应本项目的所有标段混凝土工程,主要构造物的混凝土数量约为27万m³,主体工程包括琅口隧道、长红隧道、路基路面、鸭母道互通、长红大桥、豆士溪中桥。
三、拌合站规划方案
根据福建省普通公路标准化施工指南要求,本工程实行集中办公、混凝土集中拌合、梁片集中预制、钢筋集中加工。拌合站采用封闭式管理,四周设置围墙,进出场设置两个大门,并悬挂安全生产标语。大门旁边均设置门卫保安室,采用活动板房搭设。进场大门右侧设置地磅,所有材料进场需经地磅进行过磅,过磅员进行过磅、打单并通知拌合站试验人员对进场材料进行检测。出场大门正对为洗车池及沉淀池,保证车辆出入行驶过程中不污染当地道路。
拌合站场内预留试验室、小型构件厂及配套生活工作区场地。具体布置详见拌合站平面布置示意图。
、拌合站建设方案
、拌合站建设选址
拌合站按照“工厂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要求进行选址和规划,拌合站位于项目部对面交通便利。
、拌合站面积及功能划分
拌合站总面积约为12000m2(含实验室场地)拌合站内划分有预制场区、生活区,拌合作业区、料仓、运输车辆停放区等5个功能区。其中生活区占地约为2100m2,拌合作业区占地约为4200m2,料仓占地约为1800m2,运输车辆停放区占地约为260m2。
、拌合站场地建设及排水系统
拌合站根据实际地形情况集中设置,采用封闭式管理。拌合站周围用砖砌围墙封闭,砂石堆放区、拌合作业区分开,拌合站场地采用硬化处理。
1、拌合站内场地硬化处理
1)场地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使用15cm厚片、碎石垫层, 10cm厚的C20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
2)拌合站的一般行车道路硬化,使用15cm厚片、碎石垫层, 15cm厚的C20混凝土硬化处理。
3)大型作业区、重车行车道硬化,使用15cm厚片、碎石垫层,20cm厚的C20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
2、排水系统
1)场区排水合理设置矩形盖板(30×40cm)排水沟,,%的排水纵坡,与场区外排水沟等连同,确保场内排水系统完善,做到雨天场地不积水、不泥泞,晴天不扬尘。
2)在场地外侧合适的位置设置沉沙井及污水过滤池,严禁将站内生产废水直接排放。。
3)拌合站
拌合站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