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ppt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吉林市二实验小学张媛
学弈
作者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山东省邹县)人。他历游齐、宋、滕、魏等国,曾经是齐宣王的客卿。他是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大师,有“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他的散文感情充沛,气势磅礴,语言流畅,善于运用浅显、确切而生动的比喻和类推的逻辑方法,具有很强烈的鼓动性和感染力,对后世散文发展有很大影响。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非然也。”
huì

weí

hóng hú
鸿鹄
zhuó
弓缴






yuē

读准字音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非然也。”
通国:全国。
弈:下棋。
善:善于,擅长。
使:让。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之:指弈秋的教导。
虽:虽然。
鸿鹄:天鹅。
援:引,拉。
缴:指带有丝绳
的箭。
之:他,指前一个人。
俱:一起。
学弈
矣:了。
为:谓,说。
其:他,指后一个人。
与:吗。
曰:说。
非:不是。
然:这样。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非然也。”
弈秋,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同时教两个人下棋。
其中的一个人专心致志,集中精力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表面看来,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实际上老想着打鸟的事,一心以为有一只天鹅就要飞过来了,便想着该怎样拉开弓搭上箭射过去。
这样,他虽然和别人一起学习,结果却比不上别人了。
这是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应该说:不是这样的。
原文
译文
联系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一、根据《学弈》,回答以下问题:
(1) 弈秋教两个人下棋,第一个人的表现怎样?
(2) 第二个人在听讲时,心中想着什么?
二、两个人学习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弈秋教两个人下棋时,第一个人集中精神,一心一地听弈秋讲解。
答:第二个人在听讲时,心中却想着有一只天鹅将要飞过来,要拿弓箭把它射下来。
答: 两个人虽然同时学习,但结果第二人远远比不
上第一人。
四、请同学们谈谈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和体会。
三、“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总结出一个什么道理?
答:①因为第一个人学得,第二个人学习时开小差,不专心,所以第一个人比第二个人学的好。
②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孟母戒子① 
孟子少②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諠④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⑤,以此戒之⑥。自是⑦之后,孟子不复諠矣。
【字词注释】
①选自《韩诗外传》。②少(shào):小时候。③辍(chuò)然:突然停止的样子。辍:中止。④諠(xuān):因为分心而遗忘。⑤裂其织:割断她自己织的布。织:这里指织的布。⑥戒:警告。⑦自是:从此。
译文:
孟轲小时候,背诵诗文,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小孟轲突然停止背书,然后再背诵下去。(发现这种情况),小孟轲的母亲知道他是因为分心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途停止背书?”小孟轲回答说:“书中有些地方忘记了,后来又记起来了。”(这时),小孟轲的母亲拿起刀割断她织的布,用这种方法来警告他(读书不能半途而废)。从此以后,小孟轲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
孟母断机处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0640105
  • 文件大小716 KB
  • 时间201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