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护理的新理念.doc压疮护理的新理念
田惠1 冯晓敏2(1吉林省肿瘤医院 130012; 2吉林省电力医院 130000)
【摘要】压疮,也叫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从而使受压部位的皮肤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现代医学认为缺乏愈合倾向的创面为溃疡,顾压疮也叫压力性溃疡。压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非常棘手的难题[1]。在对压疮的护理认识上,认为压疮是完全可以预防的观点在我国占有统治地位[2]。国外观点认为压疮部分是可以预防的,但非全部[3]。防止压疮引起的非医源性损伤是2006 年医院协会公布的2007年病人安全管理的八大目标之一。可见压疮的预防和护理在降低其发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目的:是通过系统的护理流程有效的预防其发生。方法是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止压疮的意识和明确压疮护理流程,结果降低病人压疮的发生率。
【关键词】压疮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 (2012) 29-0163-02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对压疮的防治有了K:足的发展,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压疮的发生率与15年前相比较没有下降的趋势[4]。压疮至今还是护理学领域的难题,它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大量消耗医药护理费用,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影响疾病的康复[5]。木文对压疮的概念,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分期、预防、护理等阐述如下。
1概念
:压疮最早称为“褥疮”(BEDSORES),来源于拉丁文“D E C U B ”意为“躺下”,因此容易使人误解为压疮是由“躺卧引起的溃疡”,实际压疮是身体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从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6]。
2007NPUAP压疮的新定义:指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或复合有剪切力或/和摩擦力作用而发生在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损伤。系身体局部长期受压
使血液循环受阻,而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而发生水疱溃疡或坏疽一般来说, 长期卧床、体质衰弱、翻身不便及肢体感觉迟钝者易患褥疮,临床上多见于以下三类患者:1.&。。
2发生机制
人体的皮肤组织由外向内依次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长期压迫且集中于身体某-部位时使局部血循环受阻而导致组织缺氧,从而引起组织损伤和坏死。就是受压组织持续缺血,缺氧。无諷代谢产物堆积,产生细胞毒性作用,致使细胞变性、坏死,皮肤弹性降低或者消失、变色,形成水泡或者表皮脱落,引起局部组织变性坏死。正常的毛细血管压是2〜4KPA,外部施加的压强超过 4KPA就会影响局部组织的微循环。压疮易发生在骨质凸出的部位,如骶尾部、坐骨结节、股骨人转子、足根部等。常见于脊髓损伤的截瘫患者和老年卧床患者。
3影响因素
,也就是压力、剪切力、摩檫力、潮湿。老的观念认为摩檫力也是引起压疮的原因之一,但是冇学者认为摩擦力是引起剪切力的必要条件,不是引起压疮的直接原因。传统观念认为,压疮发生的局部原因主要有患者长期卧床,经久不变体位,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檫刺激造成。新的观念认为:造成压疮的三个主要物理力是压力、剪切力、摩擦力,通常是2〜 3种力联合作用所致[7]。
、吸烟、认知功能损害、疼
压疮护理的新理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