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历史文化
古
代
篇
之
《老子》 四章
一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除了留下一篇五千言的《道德经》外,其他见之于正式的资料极少。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汉刘向《列仙传》曰:“关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内学星宿,服精华,隐德行仁,时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知真人当过,候物色而迹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为著书。与老子俱之流沙之西,服巨胜实,莫知其所终。亦著书九篇,名《关令子》。”
《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骑牛而行
紫气
东来
徐悲鸿《紫气东来》图
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道德经》,也叫《老子》。它是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诗,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
《道德经》被日、前苏联、德、英等国视为古代哲学中的奇葩而翻译出版。
老子曾被美国《纽约时报》列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
关于《老子》这部书的产生时间,一般认为是在战国时期,其中虽有一些老聃本人的思想,但它更多地表现了战国时期的特征。
《老子》产生的时间
《老子》的体例
此书分上、下篇,后人称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近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则先《德经》而后《道经》。
共5000多字。所谓五千言道尽天地玄机、人生智慧、治国权谋。是以一种独特的思维所做的哲学表达。
《老子》学说的影响
柔弱胜强柔慈
啬俭守静
少私寡欲
曲全不争
谦退知足知止不敢为天下先
朴素厚实积德为善
功成身退
老子四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