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设计
宁强县第一初级中学李佳琳
课题:《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课型:欣赏课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1、通过欣赏内蒙古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感受内蒙古人
民对美丽大草原的热爱之情。体会蒙古人民以生长在辽阔的草原为荣,及对草原、放牧人、故乡的深情厚意。
2、通过欣赏内蒙古民歌了解长调和短调,使学生在体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的同时,了解内蒙古民歌,喜爱内蒙古民歌,更热爱我国民族文化。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蒙古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感受蒙古人
民对美丽草原的热爱之情。感受蒙古人民以生长在辽阔的草原为荣,及对草原、牧人、故乡的深情厚意。
2、通过欣赏蒙古民歌了解长调和短调,使学生在体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的同时,了解蒙古民歌,喜爱蒙古民歌,热爱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感受蒙古民歌,激发学生对蒙古民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民歌的风格特点。了解长调和短调。理
解蒙古民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聆听马头琴音乐——多媒体展示马头琴——蒙古族的乐器——
蒙古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二、聆听感悟:
1、初听:完整感受歌曲(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唱,
一弯碧水映晚霞。草原就象绿色的海,毡包就象白莲花。)了解演唱者德德玛。
2、复听:多媒体播放伴奏,教师完整、深情的演唱。问:歌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生:自由回答。
三、蒙古知多少:
学生展示课前自己收集的蒙古族相关的人文资料。
四、蒙古风情:
多媒体展示风光片:1、生活方式 2、服装服饰 3、饮食住所 4、风俗习惯 4、风土人情。
学生欣赏、分析,教师总结。
五、新知探究:
1、聆听《牧歌》:
(1)教师边弹边唱,学生欣赏感悟。
(2)教师介绍歌曲创作背景。
(3)复听无伴奏合唱《牧歌》
2、长调:音域宽广、节奏自由、旋律悠扬舒缓、起伏度大、结构较长大,具有浓厚的草原气息。
短调:音域较窄、节奏较规整、旋律欢快、结构较短小。
3、民歌欣赏:《蒙古人》《小黄鹂鸟》进一步区分长调和短调。
六、露一手:
你还喜欢那些蒙古民歌?并给同学们唱一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敖包相会》《在那遥远的地方》《草原赞歌》《银杯》
七、感受与体验:
1、教师做几组蒙古族舞蹈动作。2、学生模仿练习。3、歌伴舞《天边》师生共同激情表演唱。体验蒙古人热情豪爽的性格特点,感受蒙古人民热爱草原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你还喜欢那些蒙古民歌?并给同学们唱一唱?《草原上升起不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