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杜甫
蜀相 杜甫
蜀相
杜甫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京兆杜陵人,唐代大诗人。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称为“诗史”。其主要作品有“三吏”“三别”等。因其卓越的成就,被人尊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齐名。著有《杜工部集》。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杜甫草堂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蜀相》写作背景简介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古典诗歌(体裁)
古体诗(又称为古风)
五言
绝句
七言
近体诗
五言
律诗
七言
《石壕吏》
《登鹳雀楼》
《回乡偶书》
《过故人庄》
《蜀相》《书愤》
没有格式、平仄限制
有格式、平仄限制
初步理解诗意
注解:
1、蜀相:三国时蜀国丞相,指诸葛亮。 2、锦官城:现四川省城都市。 3、自:空。 4、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 5、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6、开济:指帮助刘备开国和辅佐刘禅继位。
7、“映阶”,映照着台阶。古代的祠庙都有庭院和殿堂。
人们要进入殿堂,要拾级而上。
8、“好音”,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鸟鸣。
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提问1:
如果改为“蜀相祠堂今安在,锦官城外草木深”,好不好?为什么?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丞相——不称“蜀相”,亲切
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
柏森森——自为问答,记祠堂之所在、外景,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
《蜀相》201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