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电气元件最小间距.doc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不要太迷信此设计规范中的焊盘外沿距"1mm",如果按此设计的话,(,焊盘按孔径的2倍计,孔径按线径+),这就难为RD的了。作为工艺技术人员,应辩证评估的设计材料工艺制程成本与质量的关系,找到产品效益最佳贡献边际,不仅为WS也要为RD想。呵呵...
关于焊盘外沿间距,个人认为,应有所细化,区分纯DIP(同一元件和不同元件)、纯SMD(同一元件和不同元件)、DIP/SMD混装元件(当然是不同元件)。而LZ关注的两焊盘连焊,应该是同一DIP元件相邻焊盘外沿间距。采用单面板或双面多层板(金属化孔)略有差异,有混装焊盘同时还应视WS是否采用防焊治具也有差别,其实过板方向、引脚长度甚至插件方式(MI/AI)对相同间距的连焊概率也不尽相同。
以下适当经整理的相邻焊盘外沿距最小值供参考(要与相应的防连焊设计支持与工艺技术相配合才不至于连焊。表中DIP之推荐值主要适用不同元件焊盘外沿距,尽管答案LZ已找到,建议还应区分过板方向和非整齐排列,尤其是两SMD间,这里略)
[ 此贴被wjs8848在2008-03-19 00:11重新编辑]
描述: 相邻焊盘外沿距
图片:
不同类型的零件, 其焊盘间距也不同, 具体要求可以参照下图.
图片:

电气元件最小间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t520728
  • 文件大小232 KB
  • 时间2018-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