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诗中国诗歌的各类题材,如咏怀、咏史、咏物,山水、田园、边塞,爱情、亲情、友情,思乡、愤世、酬答,甚至题画、听乐、观剧,每每都归结到抒写个人情怀上来。这里选择几首婚恋来谈谈如何解读和认识古代相关诗的问题。《诗经·卫风·氓》讲析作品见教材p123评论《毛诗序》《氓》,刺时也。宣公之时,礼义消亡,淫风大行,男女无别遂相奔诱,华落色衰,复相背弃。或乃困而自悔,丧其妃耦,故序其事以风焉。美反正,刺淫佚也。钱钟书《管锥篇》此篇层次分明,工于叙事。……文字之妙有波澜,读之只觉是人事之应有曲折;后来如唐人传奇中元稹《会真记》崔莺莺大数张生一节、沈既济《任氏传》中任氏长叹息一节,差堪共语。通常的认识是: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诗,它有力揭露了夫权制度压迫侮辱妇女的罪恶,深刻反映了奴隶社会中妇女的悲惨命运。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读之感人心弦,催人泪下。诗中的“氓”,是夫权制度的一个典型代表,是一个骗取爱情、忘恩负义、虐待遗弃妻子的卑贱的男人形象。他当初装作热情老实,借着做买卖骗取女人。辨析·讨论印证了古语:痴情女子负心汉汉代以来,学者多以此诗为“刺淫奔”之作。朱熹甚至说:“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表现对旧礼教的强烈的抗议。氓婚前是羊,婚后是狼/一直就是狼反映了我国古代妇女在婚姻问题上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批判了夫权制。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牛郎织女故事相传牛郎织女相恋而结合,触怒天帝,使夫妻分居在银河两侧。每年七月初七晚上是他们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这天晚上会有无数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成一座长桥,便于他们相会,人称“鹊桥相会”。传说织女精于纺织,能将天上的云织成锦缎,是织造云锦的巧手,这天夜晚天空的云彩特别好看。旧时风俗,少女们要于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这是个美丽的神话,曾引起诗人们无数的咏叹。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李商隐《辛未七夕》: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杜牧《七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中华文化诗词艺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