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非制度成因与对策分析
张维
2011年10月12日
演讲内容
低碳经济与发达国家的低碳计划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
英日等发达国家的低碳计划
非制度成因
生活标准盲目高
花边经济日趋盛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选择
倡导生态产业
优先选择公交
开发节能建筑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
低碳(Low Carbon)概念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提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提出的。发展低碳经济是维系人类与地球和谐共生的长远大计。低碳经济是指在排放最少温室气体的同时获得最大产出。
英国的低碳计划
英国的低碳计划。英国设定了低碳经济的明确目标,规定2010年的CO2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20%, 2050年要减少60%。2009年7月英国制定了《英国低碳转型计划》,同时还出台了《英国可再生能源战略》、《英国低碳工业战略》、《低碳交通战略》等文件,力争实现以下五个具体目标:创造120万绿色就业;整体改建700万户民宅并支持150万户家庭生产供自身使用的清洁能源;全国40%电力来自可再生、核能、清洁煤等低碳能源;削减一半天然气进口量;小轿车平均碳排放量比现在降低40%。
日本的低碳计划
日本在低碳经济目标方面较英国更高。2008年的“福田蓝图”指出,日本温室气体减排的长期目标是,到2050年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目前减少60%至80%。在“低碳行动计划”中提出,在2020年之前,S)推向实用化。除CO2封存技术以外,日本的太阳能发电量到2010年将增加到目前的10倍,到2030年将增加到目前的40倍。
非制度成因
①房屋面积变大
②私车呈大众化
③电力需求翻倍
④行为准则失范
“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致富”的观念一定程度上损毁了传统的节俭和利他的行为准则。无休止地开采矿山、焚烧垃圾、喜新厌旧,在资源浪费的同时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
消费者鉴别产品的品位越高越能激发企业之间的竞争,这在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完善产品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进而加大了社会成本。
企业为了在同类产品中处于竞争优势就需要别出心裁地在产品外观层面推陈出新,用新款式、新包装、新口味等来吸引消费者。产品竞争不仅在于品质,还在于外观。同样一个产品穿上不同的“衣服”后就会有不同的身价,厂家为了让自己的产品能够登上大雅之堂,也不惜高成本地在产品的包装上打主意。这些好看的包装商品买入前可以显示产品的身价,但是在商品消费后就变成垃圾,这不但会增加能源消费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使得处理垃圾的成本提高,这些最后都要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选择
(一)倡导生态产业
日本中央政府引入贷款项目以鼓励使用绿色能源、热能源及回收物质,同时政府也把正在宣传的生态工业项目作为整合此类创新的一种方法(如图2)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