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工程伦理.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工程伦理作业
工程管理三班
090110312
张志伟
一、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介绍
二、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利弊关系
三、在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中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对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所做出的思考
黄河常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又被称为“黄金河流”。然而黄河又是一条水旱灾害严重的河流,从公元前602 年至1949 年的2500 多年间,黄河决溢了1590 余次,改道26 次,素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一直严重威胁着黄河下游的人们的生活。尤其是河南、山东,一直是饱受黄河决堤之苦。新中国成立后, 国家领导人对治黄非常重视,兴建三门峡水利工程是治黄的重大措施。曾经反复论证,国家领导人亲自参与,最后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批准建设。
一、三门峡水利工程介绍
三门峡位于中条山和崤山之间,是黄河中游下段著名的峡谷。三门峡水库的北面是山西省平陆县,水库南面是河南省三门峡市。旧时黄河河床中有岩石岛,将黄河水分成三股息流由西向东,北面一股处为“人门”,中间一股处为“神门”,南面一段处为“鬼门”,故此峡称为三门峡。三门峡以西是渭河、洛河水的汇合处,两水汇合后再向东流到风陵渡入黄河,所以黄河入河南省后水流急、流量大,在旧社会经常泛滥成灾
地理位置:
1957年4月13日,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兴建的第一座以防洪为主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1958年12月截流成功,1960年9月基本建成,1973年12月26日,第一台国产水轮发电机组投产发电。1978年底,全部5台发电机组安装完毕
开始建设:
,%,控制黄河来水量的89%和来沙量的98%。主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06m,坝顶高程353m ,,副坝为钢筋混凝土心墙,长144米,最大坝高24米;主、,库容162亿立方米,枢纽总装机容量40万千瓦,可安装8台发电机组,现有7台机组。
坝体介绍:
二、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利弊关系
三门峡水电站现有装机40万kW,年发电能力可达14亿kW·h。自1973年12月第一台机组发电至今,·h,创产值约20亿元。对缓解华中电网供电紧张状况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尤其是三门峡水电站担任系统中的部分峰荷容量,降低了电网系统中的火电站的煤耗,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原煤,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一、发电:
确保黄河下游的防洪安全是三门峡水利枢纽的首要任务,水库运用“滞洪排沙”削减洪峰作用,对减少下游滩区损失收到了良好的实效。枢纽经两次改建后,水库按“蓄清排浑”运用后,库区335米高程以下稳定保持约60亿立方米的有效库容,用于防御特大洪水。
自1964年以来,三门峡以上地区曾出现6次流量大于10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由于三门峡水利枢纽的控制运用,削减了洪峰流量,减轻了下游堤防负担和漫滩淹没,三门峡水利枢纽的防洪效益均应为200多亿元。”
二、防洪:
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黄河很容易发生冬季冰冻封河现象,而且冰冻封河现象发生的顺序是自下而上,而化冻开河时的顺序又是自上而下的,据历史资料不完全的统计,自1883~1936年的54年中,黄河下游山东境内就有21年发生凌汛决口,口门多达40多处,平均5年就有两次凌汛决口,以危害很大难以防治 自三门峡水库运用以来,黄河下游均未发生过凌汛决口,自1966年以来,黄河下游出现严重凌情10余次,由于三门峡水利枢纽控制泄量,均安渡无虞
三、防凌:
三门峡水利枢纽建成运用以来,黄河下游的引黄灌溉事业有较大发展。三门峡水库每年利用凌汛和桃汛蓄水,为下游春灌保持了14亿立方米的蓄水量,在黄河下游春旱时一般可使河道流量增加300立方米每秒,大大提高了下游引水的保证率,是下游沿黄地区可靠的水源,对改变沿黄地区的面貌发挥了显著作用。山西省利用三门峡水库蓄水使潼关河道水位升高的优势,在沿黄库区修建大、中型电灌站和引黄提灌设施
四、灌溉:

工程伦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乘风破浪
  • 文件大小2.81 MB
  • 时间2019-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