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部署,为进一步促进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形势。进入21世纪,全球生物医药市场持续快速增长,预计2009年市场规模将超过8200亿美元。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加大了生物技术研发投入,诺华、葛兰素史克等世界生物医药巨头加快了全球布局,产业分工协作的市场格局正在形成。
2008年,国家出台了《关于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将生物产业培育成我国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未来5年,随着国家新医改方案的实施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药品需求量预计将以15%-20%的速度递增,带来1000多亿元的新增医保支付能力,这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生物领域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芯片、干细胞和组织工程等新技术的突破,为加快推进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2008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原材料涨价等因素以及国内市场同质化竞争、药品安全事件影响,国内生物医药企业效益增幅趋缓,行业投资下降,给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从国内其他地区来看,北京、上海、石家庄、广州、深圳等生物医药产业发达地区优势明显,天津、长沙、泰州、本溪等生物医药产业新兴城市发展步伐加快,各地区引进生物医药人才、承接产业转移、开发新市场等竞争加剧,对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
(二)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1)产业基础较强。近年来,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年均增幅保持在20%以上。2008年,全市生物医药制造业实现工业产值202亿元,增长21%,;医药商贸业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增长20%,,%;,增长71%;医药产业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利税贡献率中继续保持第一。2008年,全市生物医药企业350家,其中规模以上的生物医药企业146家,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仅次于上海、北京,我市已成为国内重要的生物医药生产和流通基地之一。
(2)拥有一批优势企业和产品。科伦药业、成都地奥集团2家企业进入全国医药工业企业百强,康弘、奥邦、维奥、蓉生等40余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过亿
元;拥有心血康、人血白蛋白、乐力钙、抗病毒颗粒等近20个单品种过亿元的优势产品,以及碘[13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重组葡激酶、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等创新产品;大输液、血液制品等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3;;扬子江药业、同仁堂、太极集团、联邦制药、美国赛金等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相继落户我市;成都GLP中心、华西医院GCP基地等机构部分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实现与国际接轨,成都医药外包服务潜力初现。
(3)具有较强的医药创新资源。逐步形成了以64所高校、科研机构,7个国家级、省级实验室,12个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50多家研发型企业等组成的成都生物医药创新体系;已形成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工业化生产全过程的研发体系。2008年,全市生物医药专利申
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